独
步
至
洛
滨
(
其
一
)
拜
表
归
来
抵
寺
居
,
解
鞍
纵
马
罢
传
呼
。
紫
衣
金
带
尽
脱
去
,
便
是
林
间
一
野
夫
。
写景抒情
身份转换
表达自在心情
译文
拜见完上级后回到寺院居住的地方,解下马鞍放纵马匹,不再有传呼的侍从跟随。
脱去紫色的官服和金色的腰带,我便成为了林间的普通村民。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归隐高士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开篇“拜表归来抵寺居,解鞍纵马罢传呼”两句,通过拜访完毕回归寺庙的场景,以及放松马匹、停止呼唤的声音,展现了诗人从官场回到自然界的宁静生活。这里的“拜表”指的是官员向皇帝呈递的奏章,“抵寺居”则显示出诗人归隐后的居所选择。接着的“紫衣金带尽脱去,,便是林间一野夫”两句,更深入地揭示了诗人的心路历程。紫衣和金带象征着官职和荣华,而“尽脱去”则意味着彻底摆脱这些世俗的束缚。“便是林间一野夫”表明诗人在抛弃了功名之后,选择了与自然为伴,成为了一位隐逸者。整首诗通过对比官场生活与归隐生活的描写,传达出诗人对于精神自由和内心平静的向往。同时,也反映出了古代文人对于世俗纷争的厌倦,以及对于自然简单生活的向往。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