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
沟
·
同
范
景
仁
寄
修
书
诸
同
舍
烈
火
非
不
猛
,
不
耗
百
鍊
金
。
寒
霜
非
不
严
,
不
彫
竹
柏
林
。
小
人
势
利
合
,
倾
覆
无
常
心
。
君
子
道
德
亲
,
白
首
犹
视
今
。
诸
君
闺
台
秀
,
相
得
如
璆
琳
。
离
群
一
昔
期
,
乃
尔
动
悲
吟
。
古
风
久
已
衰
,
交
道
日
颓
侵
。
愿
名
思
友
操
,
播
之
清
徽
琴
。
励志
怀古
友情
哲理
道德修养
译文
烈火虽然不是不凶猛,但不会消耗掉经过百炼的纯金。
寒霜虽然不是不严酷,但不会雕刻掉竹林和柏林的生机。
小人的势利心态容易结合,他们的倾覆行为是出于无常的心理。
君子的道德观念亲近人心,即使到了白发苍苍的年纪,他们仍然保持着对今世的关注。
许多才貌双全的女子,她们的相处如同美玉般璀璨。
一旦离群索居,就会让人感慨悲伤,吟咏起来。
古人的风尚已经久远衰落,人际交往的道理也日渐颓废侵蚀。
我希望以友人的节操为名,用清雅的琴声传播出去。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司马光的作品,表达了诗人对于友谊和道德的珍视以及对时世变迁的感慨。诗中通过烈火与寒霜的比喻,强调了真金和坚贞不屈的品格,不被外界的考验所动摇。这也隐含着诗人对于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因为小人往往势利而无常心。君子道德亲一句,则表达了对君子之道的崇尚,认为真正的君子以德为本,与朋友之间的情谊如同白发老人依旧怀念往昔。"诸君闺台秀,相得如璆琳"则描绘了一群志趣相投之士的情谊,如璆琳般珍贵和美好。然而,诗人随后表达了离别的哀愁,因一日不见便感到悲痛。这反映出诗人对于友情的重视以及对时光易逝的感慨。"古风久已衰,交道日颓侵"则是说过去那种美好的交谊和道德已经逐渐消失,朋友之间的情谊也在日渐消退。最后,诗人表达了愿意将这份情谊与友操(即共同遵循的行为准则或信念)传唱于清徽琴之上,以此寄托对友谊的思念和对美好时光的怀恋。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深邃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真挚友情和道德坚守的高度评价,以及对当时社会风气变化的忧虑。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江城子·密州出猎
宋·苏轼
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端午即事
宋·文天祥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故人不可见,新知万里外。丹心照夙昔,鬓发日已改。我欲从灵均,三湘隔辽海。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