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写景
抒情
怀古
山水
独步独思
感受孤寂
排斥世俗
秋天感受
归园情结

译文

独自走出东边的窗户,缓缓地漫步到小花园中。
不需要跟随官吏或士兵,也不带着儿女孙辈。
穿着木屐鞋寻找长着莎草的小路,拿着手杖拨开泉水。
害怕听到庸俗的客人到来,只谈论市井的喧嚣。

赏析

这是一首描绘闲适生活的诗歌,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生活态度。诗人司马光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情怀,将个人隐逸的生活状态转化为一种艺术享受。"踽踽出东轩,徐徐步小园" 这两句描绘了诗人早晨缓缓地走出家门,漫步在自己的小园中。"踽踽"和"徐徐"都是形容词,用来描写行动的缓慢和从容,不仅表现了诗人的生活节奏,更体现了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何须从吏卒,亦不引儿孙"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世俗功名利禄的淡漠,以及对传宗接代之事的无牵无挂。这里的"吏卒"指的是官职和军职,而"儿孙"则是后代。诗人通过这样的语言,展示了一种超脱于红尘纷争的精神独立。"蹑屐寻莎径,携筇拨水源"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在自然中寻找灵感和享受宁静时光。"蹑屐"形容脚步轻盈,"寻莎径"则是寻找野草丛生的小路,表现出一种对自然的亲近感和对生活的细腻体验。而"携筇拨水源"则是手持竹篮子去挖掘泉水之源,显示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情趣。最后两句"愁闻俗客到,唯说市朝喧" 表达了诗人对外界喧嚣的不屑一顾。"愁闻俗客到"表明即便有俗世之人来访,也只会感到忧虑和不安。而"唯说市朝喧"则是指那些俗客们所说的,只不过是关于市场和朝廷的琐碎事务,这些对诗人来说都是无关紧要的。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诗人的日常生活画面,展示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的艺术境界。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