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山水
抒情
怀古
众壑
登崖
柏梯寺
空谷
步武
情感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雄伟的山水景象和诗人登山探幽的壮丽情景。开头两句“凿石开蹊峻,登崖置阁危”展示了诗人不畏艰险,勇攀绝壁,以达观赏之地的情形。这里,“凿石”和“置阁”都表明了山势的陡峭与建筑的险峻。接着,“笑谈空谷应,步武白云随”则描绘诗人在高处轻松自如,与自然景物对话,仿佛能听见空谷中的回响。同时,他还伴随着白云漫步,这里“笑谈”表达了诗人的超然与喜悦,而“步武”则体现出一种驾驭自然的豪放情怀。中间两句,“众壑如翻浪,邻州若布棋”通过对比,将连绵的山峦比作翻滚的波涛,把周围的城镇比喻为摆放在棋盘上的棋子。这不仅形象地描绘了山水之美,也展现了诗人胸襟开阔,对天地万物有着深刻的洞察和把握。最后两句,“何当遂栖隐,身世两相遗”表达了诗人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里“何当”意味着“何时才能”,“遂栖隐”是说实现归隐的愿望。同时,“身世两相遗”则表现出一种超脱尘俗,既与物质世界(身)隔绝,又与精神世界(世)相忘的境界。整首诗通过对山水景观的描绘,以及诗人登高望远、与自然交融的情感体验,展现了诗人对于隐逸生活的无限向往和超然物外的心境。

司马光

1260首
司马光(1019年11月17日-1086年10月11日),字君实,号迂叟。汉族。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涑水乡人,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文学家。宋仁宗宝元元年(1038年),司马光登进士第,累进龙图阁直学士。宋神宗时,因反对王安石变法,离开朝廷十五年,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做事用功刻苦、勤奋。以“日力不足,继之以夜”自诩,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司马光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宋史》,《辞海》等明确记载,世称涑水先生。生于河南省信阳市光山县。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历仕仁宗、英宗、神宗、哲宗四朝,卒赠太师、温国公,谥文正,主持编纂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其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生平著作甚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稽古录》、《涑水记闻》、《潜虚》等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