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
仙
云
宫
出
郭
三
竿
日
,
横
江
一
苇
航
。
雀
飞
田
有
麦
,
蚕
罢
野
无
桑
。
下
马
危
梯
滑
,
开
门
古
殿
香
。
雨
馀
丹
井
溢
,
苔
入
醮
坛
荒
。
画
老
星
辰
动
,
碑
残
岁
月
亡
。
钟
声
落
城
市
,
符
祝
走
村
乡
。
野
鸟
啼
巴
蜀
,
山
崖
刻
汉
唐
。
临
归
更
回
首
,
惜
此
一
襟
凉
。
写景
山水
地点
抒情
怀古
古殿
仙境
雨后
野鸟
城市
乡村
临别
译文
离开城郭时,太阳已经升得老高,我乘坐着一叶扁舟在江上航行。
麻雀在长满麦子的田里飞翔,蚕在缺乏桑叶的荒野上忙碌着。
下马时走在那危险的石阶上觉得滑,打开门来到古老的庙殿,那里散发着香气。
雨后井水溢出,染成了红色;苔藓爬上了祭祀的坛台,显得有些荒凉。
壁画上的神仙形象已经显得有些陈旧,星辰似乎都在动摇;碑文上的字迹因时间久远而模糊不清。
城市的钟声悠扬回荡,护身符般的符咒被送到各家各户。
野鸟在巴蜀之地啼叫,山崖上刻着汉唐时代的文字。
在离开之前,我再次回首望去,只觉得这一身的凉意十分可惜。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游历仙云宫的所见所感,充满了浓厚的自然与人文气息。开篇“出郭三竿日,横江一苇航”以日出和江面为背景,营造了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氛围,仿佛引领读者踏入了一个远离尘嚣的世界。接着,“雀飞田有麦,蚕罢野无桑”两句,通过生动的细节描绘,展现了田野的生机与农事的繁忙,同时也暗示了季节的更替。“下马危梯滑,开门古殿香”则将视线转向了仙云宫内部,通过“危梯”和“古殿香”这两个意象,既表现了宫内建筑的古老与神秘,又暗示了这里曾经的繁华与香火旺盛。接下来的“雨余丹井溢,苔入醮坛荒”描绘了雨后丹井的满溢与醮坛的荒芜,对比鲜明,既体现了自然界的瞬息万变,也暗含了人事的兴衰无常。“画老星辰动,碑残岁月亡”两句,通过“老画”、“动星辰”和“残碑”、“亡岁月”的对比,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历史的变迁,给人以深沉的历史感。最后,“钟声落城市,符祝走村乡”描绘了钟声穿越城市的景象,以及符咒在乡村间流传的情景,进一步强化了仙云宫作为精神寄托之地的形象。“野鸟啼巴蜀,山崖刻汉唐”则将视角拉回自然与历史的交织中,野鸟啼鸣与山崖上的古迹共同构成了一个跨越时空的画面,让人感受到自然与文化的永恒魅力。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仙云宫及其周围环境的自然景观与人文气息,既有对自然美的赞叹,也有对历史变迁的感慨,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唐庚
313首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寄怀王震甫客蜀
明·陈荐夫
邛歊东望草离离,峡口春归未有期。怀古思乡两行泪,岂堪同在听猿时。
过灵隐寺至石人岭有怀钝丁借秋阁礼九莲观音之约
清·朱枫
花飞欲尽奈何春,赖此扶筇自在身。涧水有香松粉落,寺门无路蕨拳新。深林数笋频留步,远壑寻源屡问人。回首借秋高阁上,隔年尚滞九莲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