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
航
东
皋
茫
茫
春
雨
晴
,
前
溪
溶
溶
春
水
生
。
小
桥
攲
仄
已
中
断
,
野
航
一
叶
通
人
行
。
长
日
一
鞭
春
事
毕
,
来
去
溪
边
少
人
迹
。
雨
打
风
牵
尽
日
横
,
白
鹭
有
时
来
上
立
。
写景
春天
写水
抒情
动物
白鹭
田园
译文
1、在东边的田野上,春雨过后的景象变得晴朗,前面的溪水也因为春雨而变得满满当当。
2、小桥因为地势的倾斜已经断裂,只有一片小船在水中摇摆,供人们通行。
3、春天在长日中一鞭结束,来往于溪边的人也渐渐稀少。
4、风在吹,雨在下,天空阴沉一片,白鹭有时会飞来停在这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春日图景。诗人王祯以细腻的笔触,将东皋的春雨晴后之景展现得淋漓尽致。首句“东皋茫茫春雨晴”,开篇即营造出一片广阔而湿润的春日景象,雨后的大地显得格外清新与生机勃勃。接着,“前溪溶溶春水生”一句,通过“溶溶”二字,形象地描绘了溪水在春日阳光下缓缓流淌的情态,仿佛能听到流水潺潺的声音。“小桥攲仄已中断,野航一叶通人行”两句,进一步展现了乡村特有的自然风光和生活场景。小桥因年久失修而倾斜,但依然连接着两岸,象征着虽有破败却仍承载着生活的桥梁;“野航一叶通人行”则描绘了一叶扁舟在水上穿梭,载着行人往返于两岸,充满了生活气息。“长日一鞭春事毕,来去溪边少人迹”两句,诗人通过“长日一鞭”这一细节,暗示了一天劳作的结束,同时也表达了对春日时光的珍惜。而“来去溪边少人迹”则突出了乡村的宁静与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嚣的宁静之美。最后一句“雨打风牵尽日横,白鹭有时来上立”更是点睛之笔,通过雨打风牵的动态描写,以及白鹭偶尔立于水面的静态画面,动静结合,既展现了自然界的活力,又赋予了画面以生命感,使得整个场景更加生动有趣。综上所述,这首《野航》诗通过对乡村春日景色的细腻描绘,不仅展现了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也反映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
猜您喜欢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山居即事
明·刘宗周
病躯三月裌衣寒,高卧袁安带雪看。春到落花风细细,晓披仙药露漫漫。穷探幽胜凭藜杖,自数行藏付鹖冠。吾道只今输陋巷,息肩应指白云端。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