偈
一
百
二
十
首
(
其
四
十
一
)
今
日
端
午
谢
街
坊
,
时
节
因
缘
要
举
扬
。
莫
问
腕
头
缠
百
索
,
且
将
粽
子
吃
沙
糖
。
节日
端午节
民俗
日常生活
粽子
沙糖
译文
今天正值端午节日,我在街道上向街坊邻居道谢,这特殊的时节,一切都要显得热闹起来。
不要问我的手腕上为何缠着百索(一种端午习俗),只管和我一起品尝粽子蘸着沙糖吃。
赏析
这首诗以端午节为背景,描绘了节日的习俗与氛围。诗人通过“今日端午谢街坊”一句,直接点明了时间与地点,端午节的庆祝活动在街坊间展开,充满了浓厚的人情味和节日的欢乐气氛。“时节因缘要举扬”,则表达了对传统节日意义的重视与弘扬,强调了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日期,更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与民族情感。接下来,“莫问腕头缠百索,且将粽子吃沙糖”两句,生动地展现了端午节的两个传统习俗:缠百索(即佩戴五色丝线)和吃粽子。诗人巧妙地运用反问句式“莫问”,既是对习俗的一种轻松调侃,也体现了对这些传统习俗的尊重与理解。同时,通过“且将粽子吃沙糖”的描述,不仅突出了粽子作为端午节标志性食物的地位,还通过“沙糖”这一细节,增添了节日的甜蜜与温馨感,让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节日的喜庆与家庭的温暖。整体而言,这首诗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捕捉了端午节的民俗风情与文化韵味,既展现了节日的热闹与欢乐,又传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传承,是一首富有生活气息和文化深度的作品。
释怀深
598首
(一○七七~一一三二),俗姓夏。年十四祝发受戒。公四年,访道方外。徽宗崇宁初,往嘉禾依净照于资圣寺悟法。政和初,出住仪真资福寺。三年(一一一三),先后居镇江府焦山寺、真州长芦寺。七年,居建康府蒋山寺。钦宗靖康间住灵岩尧峰院(《中吴纪闻》卷六)。高宗绍兴二年卒,年五十六。为青原下十三世,长芦崇信禅师法嗣。事见《慈受怀深禅师广录》,《嘉泰普灯录》卷九、《五灯会元》卷六有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