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
郡
后
作
为
官
一
十
政
,
宦
游
五
十
秋
。
平
生
忆
何
处
,
最
忆
是
温
州
。
思
远
城
南
曲
,
西
岑
古
渡
头
。
绿
觞
春
送
酒
,
红
烛
夜
行
舟
。
不
敢
言
遗
爱
,
惟
应
念
旧
游
。
凭
君
将
此
句
,
寄
写
谢
公
楼
。
写景
怀古
抒情
地点
情感
思乡
赞美
地点
温州
地点
谢公楼
译文
译文:做官已有十年,宦海浮沉已过五十个春秋。
译文:这一生回忆起很多地方,最让我怀念的还是温州。
译文:思绪飘向城南的曲径,还有那西岑的古渡口。
译文:春日里用绿色的酒杯送酒,夜晚则乘着红烛照耀的行舟。
译文:不敢说留下了什么恩爱,只应回忆起曾经的游历。
译文:希望你能将这几句诗记下,寄写在谢公的楼阁上。
赏析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杨蟠的作品,名为《去郡后作》。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哀愁与怀旧之情。“为官一十政,宦游五十秋。”开篇两句直接点出了诗人长达半个世纪的仕途生涯和对时间流逝的感慨。在这样漫长而又可能充满风雨的岁月里,他有着怎样的经历与思考,是他内心深处的独白。“平生忆何处,最忆是温州。”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淡然和超脱的情怀。对于他一生的记忆,没有过多地纠结于功名利禄,而是选择了对温州这片土地的最深刻的怀念。这不仅仅是一种情感的寄托,更可能是他精神上的一个避风港。“思远城南曲,西岑古渡头。”这里的“城南曲”、“西岑古渡头”都是具体的地理标志,它们构成了诗人怀旧情绪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景象在诗人的心中显然占据了特殊的位置,每当想起,便不禁感慨万分。“绿觞春送酒,红烛夜行舟。”这两句描写了一种闲适自得的情趣。在春日里享受着自然赋予的美好,饮酒畅谈,而到了夜晚,则是点上蜡烛,在静谧的水面上航行。这些细节透露出诗人对生活的一种平和态度。“不敢言遗爱,惟应念旧游。”诗人在这里表达了自己对于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之情。他并没有过多地去宣扬那些已经逝去的爱恨,而是选择了默默地在心中回味那些曾经的旅途和记忆。“凭君将此句,寄写谢公楼。”最后两句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诗人通过交代某位朋友(以“君”字称呼)去转告或留下一段文字在所谓的“谢公楼”,这也许是他与旧友之间的一种默契,或是对未来某种期待的寄托。整首诗透露出一种淡定而深沉的情怀,既有对过去美好时光的珍视,也有对生活现实的接受和适应。通过具体的地理标志和生动的场景描写,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世界展现得淋漓尽致。
猜您喜欢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