椿

抒情
送别
情感
秋节
自然山水
友人询问
时光感叹

译文

回忆起以前你下马敲开我的门,就像谢灵运的惠连一样从南村归来种豆。
我们一起脱帽漉酒,共醉一场,手持蜡烛吟诗作对,期待再次深入讨论。
人生哪能常常见面呢?世事无常,谁知道未来会有什么变化呢?
心中感到惆怅,如同失去急难时的鸰鸟一般,凄凉的是那鹤发老者甘于贫贱的生活。
在清雅的菊花和黄花前互相敬重,更期待下一次的相会,但不知道那会是什么时候。
思考着隐居之地,如菟裘一般的地方引起了我的向往;蜕骨于名山之中,我渴望得道成仙。
霞洲玉洞的秋风已经老去,又有谁去拾取那瑶草呢?
你因为我的缘故询问三苏(可能是指苏轼兄弟),墨池边的霜菊年年都如此美好。

赏析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蓝仁赠送给友人刘兰室的离别之作,以醉歌的形式表达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和对未来的感慨。首联回忆了往昔与友人把酒言欢的场景,惠连似寓指友人,种豆南村则象征着田园生活。颔联感叹人生短暂,世事无常,表达了对相聚时光的珍惜和对未知命运的惆怅。颈联“惆怅鸰原负急难,凄凉鹤发甘贫贱”进一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不舍以及对自身境遇的淡然态度。尾联写到自己在清静之地期待重逢,同时流露出归隐之意,希望朋友能在名山修炼成仙。最后,诗人通过询问友人能否转达对苏氏三兄弟的问候,表达了对他们的敬仰,并祝愿他们如墨池霜菊般岁岁美好。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朴素,既有对友情的深深怀念,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沉思,展现了元末明初文人士大夫的风范。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荅寄元美
明·李攀龙
飞书苕水报王孙,杯厎黄河似酒浑。已让五湖相代长,敢临中岳自言尊。人无西子堪同载,客有如姬不负恩。萧索三馀回王气,风尘非复古夷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