宾
州
九
日
作
三
年
频
客
路
,
九
日
又
宾
州
。
野
圃
黄
花
晚
,
空
江
白
雁
秋
。
无
钱
从
止
酒
,
有
赋
倦
登
楼
。
回
首
关
山
远
,
萧
萧
落
叶
愁
。
写景
秋节
地点
抒情
怀旧
写鸟
白雁
节气
重阳
译文
译文:三年来我频繁地奔走在客途,又到了重阳时节,我来到了宾州。
译文:野外菜圃中的黄花开得有些晚,空旷的江面上,秋意正浓,白雁成群飞翔。
译文:因为没有钱,我只能停止买酒;虽然有才情写赋,但我已疲倦到无心登楼。
译文:回首望去,关山阻隔遥远;萧瑟的落叶让人心生愁苦。
赏析
这首元末明初诗人蓝仁的《宾州九日作》描绘了诗人长期在外漂泊的艰辛生活和在重阳节时身处宾州的孤寂心情。首句“三年频客路”表达了诗人连续三年在外奔波的辛劳,而“九日又宾州”则点出此时正值重阳佳节,他却在异乡为客,倍感孤独。“野圃黄花晚”写出了野外的菊花在秋风中凋零,晚景凄凉,象征着时光流逝和人生无常。“空江白雁秋”进一步渲染了秋天的寂寥,大雁南飞,更增添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之情。“无钱从止酒”道出了生活的困顿,连买酒庆祝节日的能力都没有,只能借酒浇愁。“有赋倦登楼”则表达了诗人因内心苦闷而懒得再登高望远,寓含了深深的忧郁。最后两句“回首关山远,萧萧落叶愁”,诗人回首望去,家乡的关山遥远,只见落叶飘零,这萧瑟景象更添了他的思乡之愁。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自然景色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羁旅之苦和思乡之情。
蓝仁
525首
自号蓝山拙者,与弟蓝智同均为元末明初诗人。二蓝早年跟随福州名儒林泉生学《春秋》,又跟武夷山隐士杜本学《诗经》,博采众长,形成自己的风格,后人评价他们的诗风类似盛唐,兼有中晚唐诗人优点,既学唐人,又不失自己的个性。不事科举,一意为诗,“杖履遍武夷”,傲啸山林,过着闲适的田园生活。后辟武夷书院山长,迁邵武尉,不赴。明初内附,例徙濠梁,数月放归,自此隐于闾里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清江图
元·贡性之
江驿背孤城,江流绕舍清。露枰松下弈,驿骑柳边行。帆落晴窗影,钟传雨寺声。堆床馀简帙,列座总耆英。燕语能留客,鸥驯解结盟。诗邮趋堠吏,衙鼓集关兵。薄俸尊仍满,新知盖屡倾。不.....
城南行
宋·刘攽
八月江湖秋水高,大堤夜坼声嘈嘈。前村农家失几户,近郭扁舟屯百艘。蛟龙蜿蜒水禽白,渡头老翁须雇直。城南百姓多为鱼,买鱼欲烹辄悽恻。
浣溪沙·春夜
明·叶小鸾
柳絮飞残不见春。近来闲煞惜花心。无聊独自步庭阴。紫燕未归馀画栋,黄昏先到怯囊琴。灯花月影两深深。
题珍溪朱南凤书院
明·朱谏
雁荡诸峰尽向西,芙蓉水落到珍溪。琼枝玉树连书屋,白石清泉带柳堤。雨过杏川看犊饮,春深草阁听莺啼。眼前即是神仙地,何必桃源更问蹊。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