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胡
明
仲
见
寄
二
首
(
其
一
)
双
鸟
鸣
方
盛
,
公
今
遂
著
书
。
浮
云
供
一
扫
,
直
笔
用
三
馀
。
孔
孟
扬
韩
道
,
乾
坤
日
月
如
。
平
生
击
奸
手
,
发
踪
自
桐
庐
。
读书
励志
哲理
写鸟
写景
抒情
译文
两只鸟儿鸣叫正盛,您如今开始撰写书籍。
浮云飘过一扫而空,直接用笔写下精华(指有价值的、重要的内容)。
孔孟韩三家的大道扬起,犹如天地间的日月。
一生致力于打击奸恶之人,追踪奸恶之人自桐庐开始。
赏析
这首诗是南宋诗人朱翌的作品,名为《次韵胡明仲见寄二首(其一)》。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书写时的自信与激情,以及对古代圣贤及文学家孔孟、扬雄、韩愈等人的崇敬之情。“双鸟鸣方盛,公今遂著书。” 这两句描绘了一个安静而生机勃勃的景象,双鸟的鸣叫象征着春意盎然,诗人在这个美好的时节开始写作,表达了一种创作的喜悦。“浮云供一扫,直笔用三馀。” 这两句则透露出诗人的书写态度,好像是轻松地挥洒着墨水,笔走龙蛇,气势非凡。三馀在这里可能指的是字数或者某种特定的书法技巧。“孔孟扬韩道,乾坤日月如。”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古圣先贤的崇敬,以及对宇宙万物的观察与思考。孔子、孟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而扬雄和韩愈则是文学上的高峰,诗人将他们并列,以示自己对文化传承的尊重。后半句“乾坤日月如”则展现了诗人宏大的宇宙观,好像在说这些伟大的事物都像眼前的自然界一样真实存在。“平生击奸手,发踪自桐庐。” 这两句中,“平生击奸手”可能是指诗人的某种行为或立场,而“发踪自桐庐”则可能是一种象征性的表达,意思是从一个特定的起点(或者说,一个重要的事件)开始展现自己的脚步。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书写过程的描述以及文化传承与个人态度的表达,展示了诗人内心的丰富与自信,也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道德、重视文学和个人修养的一般特点。
朱翌
359首
朱翌(1097—1167)字新仲,号潜山居士、省事老人。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江)。政和八年,同上舍出身。舒州(今安徽潜山)人,卜居四明鄞县(今属浙欲)。绍兴八年(1138),除秘书省正字,迁校书郎、兼实录院检讨官、祠部员外郎、秘书少监、起居舍人。十一年,为中书舍人。秦桧恶他不附己,谪居韶州十九年。桧死,充秘阁修撰,出知宣州、平欲府。乾道三年卒,年七十一。名山胜景,游览殆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