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
岭
书
声
瑞
鹤
丹
崖
倚
碧
空
,
古
松
芳
蔼
荫
瑶
穹
。
汉
庭
博
士
横
经
馆
,
鲁
国
诸
生
读
礼
宫
。
五
夜
弦
歌
明
月
里
,
两
斋
灯
火
暖
云
中
。
悠
扬
已
觉
龙
吟
动
,
节
奏
还
应
凤
律
同
。
写景
山水
读书
抒情
怀古
季节
秋天
赞美
动物(龙
凤)
读书励志
译文
丹崖峭壁之上,瑞鹤展翅翱翔在碧空之中,古老的松树散发着芳香,树荫覆盖着瑶台般高远的天空。
在汉朝的博士们横经馆里,鲁国的学子们正在礼宫中研读礼仪之书。
在五夜的明月下,弦歌之声悠扬响起;在温暖云雾中的两所学斋里,灯火通明。
悠扬的乐声已经让人觉得如同龙吟般激荡人心,它的节奏还应与凤凰的律音相应和。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充满文化气息的画面。首句“瑞鹤丹崖倚碧空”,以鹤立于红崖之上,仰望碧蓝的天空,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接着“古松芳蔼荫瑶穹”,通过古松的茂盛与天空的映衬,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幽静与高雅。“汉庭博士横经馆,鲁国诸生读礼宫”两句,巧妙地运用历史典故,将读者带入古代学者勤奋学习的场景,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知识的尊崇。接下来,“五夜弦歌明月里,两斋灯火暖云中”描绘了夜晚学子们在月光下弹琴唱歌,在灯火通明的学舍中读书的情景,展现了他们对学问的热爱与追求。最后,“悠扬已觉龙吟动,节奏还应凤律同”以龙吟和凤律的比喻,形象地表达了学子们的读书声如同天籁之音,既悠扬又和谐,仿佛与天地间的自然韵律相呼应,展现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精神境界。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明代学者勤奋好学、追求知识的精神风貌,以及他们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美好愿景。
猜您喜欢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成都使君王季野席上次韵奉呈橹巢初庵云林元素子素诸公
明·虞堪
隐者分湖住,高士云林栖。蒹葭散汀看鸥去,桃花隔屋闻鸡啼。每同杖屦踏春堤,诗筒酒榼前后提。公子风流乃相爱,缕引婵娟生叆叇。纤歌细舞交驩从,翠珰玉佩花茏葱。兰亭之下暮春会,飞.....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宴交代权赣州孙提刑致语口号(其一)
宋·文天祥
麾节东南会一堂,兰亭昨日记流觞。六丝星度银潢影,五綵春浮玉翠香。院柳旧云怀燕语,野华新雨挹虹光。凤池对秉他年事,伫看天街接佩珰。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