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
后
山
祠
诗
到
穷
愁
合
闭
门
,
茅
庐
何
处
吊
幽
魂
。
瓣
香
未
肯
输
坡
老
,
举
俗
安
知
爱
许
浑
。
秋
入
候
虫
吟
独
苦
,
春
归
脱
木
晚
初
温
。
西
江
宗
派
当
时
体
,
尊
酒
何
人
与
细
论
。
怀古
写景
情感
季节
秋
春景
细节
山水田园
纪念悼亡
节日情感
译文
翻译:当诗人陷入困苦和忧愁时,应该关上心门,静思己过。在简陋的茅屋里,何处才能吊唁那些深藏不露的幽灵呢?
翻译:我虽然敬仰坡仙(苏轼)的才华,但我的诗篇并不愿输给他。世俗之人哪里能理解我对于许浑(唐代诗人)的喜爱呢?
翻译:秋天到来,蟋蟀鸣叫得如此凄苦,春回大地时,凋零的树木在晚间初感温暖的气息。
翻译:西江诗派的诗风在当时非常流行,但又有谁能与我一起细细品味、深入探讨其中的奥妙呢?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黄定文所作的《陈后山祠》,通过对陈后山祠的描绘,表达了对诗人陈师道的敬仰和对其才华的感慨。首句“诗到穷愁合闭门”,形象地刻画出陈后山在困顿中仍坚守诗歌创作的精神,暗示其作品深沉而富有情感。次句“茅庐何处吊幽魂”则表达了对陈后山的凭吊之情,暗示其生前可能生活简朴,但其诗才却被后人追忆。“瓣香未肯输坡老”将陈后山与苏轼相提并论,赞美他的诗才不逊于苏东坡。“举俗安知爱许浑”则表达了对世人未能充分理解陈后山诗歌价值的遗憾,暗指他的作品可能被世俗忽视。接下来两句“秋入候虫吟独苦,春归脱木晚初温”,通过季节变化和自然景象,寓言陈后山的孤独与坚韧,以及他的诗作如候虫般在寂静中吟唱。最后,“西江宗派当时体,尊酒何人与细论”点明陈后山属于西江诗派,感叹在那个时代,能真正理解和欣赏他诗歌的人寥寥无几。整首诗以对陈后山的怀念和对其诗歌艺术的赞赏为线索,展现了诗人对这位古代诗人的深深敬仰和惋惜之情。
猜您喜欢
过伊仆射旧宅
唐·李商隐
朱邸方酬力战功,华筵俄叹逝波穷。回廊檐断燕飞去,小阁尘凝人语空。幽泪欲乾残菊露,馀香犹入败荷风。何能更涉泷江去,独立寒流吊楚宫。
江上逢史馆李学士
唐·韦庄
前年分袂陕城西,醉凭征轩日欲低。去浪指期鱼必变,出门回首马空嘶。关河自此为征垒,城阙于今陷战鼙。谁谓世途陵是谷,燕来还识旧巢泥。
赠晚节谢表之寿
明·王希文
我亦与君同寿日,年年寿酒不同斟。未残篱菊凌霜晚,将进霞觞感岁侵。驻世百龄何用药,丹成九转只留心。薄田香稻今当熟,浊酒燃荆聊一吟。
季颜师颜谪齐州以诗寄之
宋·范正民
历下故人今何在,音书久已隔寒暄。多年别后纷纷事,何日樽前细细论。忍见风霜摧羽翮,空教江汉泻词源。圣朝宽大超前古,即有恩光照覆盆。
阻风黄河寄柴方伯
明·余有丁
黄河愁欲破,落日乱啼鸦。岸折疑无路,春深不见花。尘沙迷贾道,草色没人家。北望长安处,那堪老岁华。
念奴娇(其二)
宋·石孝友
闷红颦翠,惜流年、忍对艳阳时节。白玉楼成人去后,两地音尘都绝。鸾鉴分飞,梦云零乱,欢意今衰飒。墨痕红淡,忆曾题遍红叶。须信后约难凭,臂啮鬟剪,也只成虚说。满眼凄凉无限事,.....
徵招·送宋性存归吴门
清·陈维崧
一灯分做还乡梦,君今果然归矣。残月晓风天,暂挽君双袂。柳条今剩几。待折赠、沈吟无计。君到江南,定逢梅放,也应相寄。来夜白沟河,鸡声店、料尔早寒人起。谁念凤城边,有倚阑心事.....
过山寺
明·石宝
百里见高峰,山僧出寺逢。老松栖倦鹤,幽霭度疏钟。野阔饶风露,岩深无夏冬。不知天已暮,归骑尚从容。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