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
韵
苏
公
蜡
梅
化
人
巧
作
襄
样
花
,
何
年
落
子
空
王
家
。
羽
衣
霓
袖
涴
香
蜡
,
从
此
人
间
识
尤
物
。
青
琐
诸
郎
却
未
知
,
天
公
下
取
仙
翁
诗
。
乌
丸
鸡
距
写
玉
叶
,
却
怪
寒
花
未
清
绝
。
北
风
驱
雪
度
关
山
,
把
烛
看
花
夜
不
眠
。
明
朝
诗
成
公
亦
去
,
长
使
梅
仙
诵
佳
句
。
湖
山
信
美
更
须
人
,
已
觉
西
湖
属
此
君
。
坐
想
明
年
吴
与
越
,
行
酒
赋
诗
听
击
钵
。
写花
咏物
情感
坐想未来
赞颂
写景
写人
译文
精巧地制作出像花一样的物品,不知哪一年它落在了空王家。
穿着色彩鲜艳的衣服沾染了香气,从此人们开始认识这个特殊的物品。
那些身份显赫的贵族们对此尚不了解,但是天公(可以理解为大自然)将其视为一件好诗人的好题材。
乌丸鸡的羽毛和笔迹写出了玉叶般的文字,人们对此感到惊奇,为何这种花看起来如此清新绝美。
北风吹来驱散白雪,渡过山关;夜晚,我们点亮烛火欣赏这花,无法入睡。
到了明天,诗人将完成他的作品并离去,但他的佳句将永远被梅仙所传颂。
湖光山色固然美丽,但更离不开人的作用。在这其中,我觉得这处景致已经被您占据。
想象明年吴越之间的场景,在行酒赋诗的场合中听那敲击鼓的声音。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陈师道的《次韵苏公蜡梅》,通过对蜡梅花的描绘,赞美了其独特的美丽和艺术魅力。首句“化人巧作襄样花”形容蜡梅花仿佛出自巧匠之手,如同襄王梦中的奇花。接着,“何年落子空王家”暗示蜡梅的来历不凡,可能曾被误认为皇家之物。“羽衣霓袖涴香蜡”形象地写出蜡梅花瓣如仙女般轻盈,香气四溢,惹人喜爱。“从此人间识尤物”表达了人们对这种珍稀花卉的惊叹和欣赏。然而,“青琐诸郎却未知”暗示只有少数人能真正领略其美,寻常人难以理解。“天公下取仙翁诗”暗指蜡梅之美激发了诗人的灵感,接下来的“乌丸鸡距写玉叶”则以精致的笔触描绘蜡梅花朵的形态,令人赞叹。诗人对蜡梅的赞美中,也流露出一丝遗憾,认为它的清绝之美还未被充分认识。“北风驱雪度关山,把烛看花夜不眠”描绘出诗人深夜赏花的场景,蜡梅在严冬中傲然绽放,令人心生敬意。最后两句预示着诗人与蜡梅的缘分将尽,明日诗作完成后,他将离去,但蜡梅的佳句将长久流传,梅仙也将吟咏不已。整首诗通过蜡梅的形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赏,以及对友情和时光流逝的感慨,语言优美,意境深远。
陈师道
750首
诗人。一字无己,汉族。元祐初苏轼等荐其文行,起为徐州教授,历仕太学博士、颖州教授、秘书省正字。一生安贫乐道,闭门苦吟,有“闭门觅句陈无己”之称。为苏门六君子之一,江西诗派重要作家。亦能词,其词风格与诗相近,以拗峭惊警见长。但其诗、词存在着内容狭窄、词意艰涩之病。著有《后山先生集》,词有《后山词》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