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
访
写景
山水
抒情
赞美
怀古
记游
描述地点
植物

译文

朝野都欢乐太平,园林中尽是胜景探幽。
急雨洗去尘埃,秋山明净如扫。
游鱼聚于江湾之中,饥饿的乌鸦集于树梢。
群花盛开繁茂,一条水绿带环绕。
天上的云朵变幻莫测,龙蛇般在空中舞动。
岩洞真是奇特险峻,造物主展现了他的巧妙。
近在眼前的地方,却仿佛超然于世外三岛。
暂时放下繁忙的公务,何时能摆脱纷扰。
静听黄鹂鸣叫,声音一会儿又消失。
纡缊的路径近在咫尺,行进一步就变得幽深。
新岸上暗生苍苔,高大的乔木遮蔽着藤蔓。
山腹中有一座遗留的祠堂,隐约可见华表之形。
乘坐竹轿寻访崇台,空旷处任我远眺。
八桂地区的樵夫与苏民,心中为此叹息忧愁。
任侯治理的三蜀之地秀美,春日清晨如冰壶般清澈。
有药可驻颜容颜不老,能让人长葆青春。
雄壮的诗篇顷刻间完成,在座的人皆称赞其好。
玉器般的乐声与鸣球相应和,士人们善于传承道理。
五岭之景如同观东山一般,众山皆小一览无余。
吕岩的兴衰如何,事前已有预兆。
新诗刻在翠绿的石上,日后可作考证之用。
玩赏美景记录胜游,聊以解忧醉清酒。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幽静的山谷景色,其中包含了对自然美景的赞叹和个人情感的抒发。从诗中可以看出,作者对大自然有着深刻的观察和热爱,同时也流露出一种超脱尘世、寄情山水的情怀。开篇“朝野乐升平,园林穷胜讨”即设定了一种祥和而又充满生机的景象。接着,“快雨洗尘埃,秋山净如埽”则描绘了雨后的清新感,以及秋天山色的明净。在“游鱼聚江湾,饥乌集木杪”中,作者观察到了小动物们的生活状态,这些细节丰富了诗中的生态画面。紧接着,“群芳郁峥嵘,一水翠缭绕”则是对花卉和水景的赞美,表现出自然界的繁荣与美丽。“云头苍狗变,龙蛇乱夭矫”一句,则描写了云彩变幻的奇观,似乎在讲述着天地间某种超验的存在。随后,“岩洞真奇崛,造物逞天巧”更是对自然之美和神奇的颂歌。接下来的“近在堂奥间,超然类三岛”则让人感受到一种远离尘世、宁静致远的氛围,而“暂舍簿书忙,何时脱纷扰”则表达了作者想要摆脱繁杂事务,寻求心灵安宁的愿望。在“静听黄鹂鸣,一声还复悄”中,作者通过对鸟鸣声音的描述,传递了一种静谧和内心的平和。紧接着,“纚维去咫尺,涉步即幽窈”则是对行走在自然中的体验,以及这种体验带来的心灵愉悦。“新岸暗苍苔,乔木蔽萝茑”继续描绘了山林的景象,而“山腹有遗祠,隐然见华表”则让人联想到古老的遗迹和历史的沧桑。随后,“笋舆访崇台,空旷游遐眺”描述了一种探索和漫步于广阔空间的心境。“八桂困樵苏,叹息心为愀”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赏与内心的感慨,而“任侯三蜀秀,冰壶湛春晓”则是对山川之美的一种独特体验和感受。在“有药驻朱颜,可以长不老”一句中,作者似乎在暗示自然界中蕴含的生命力与活力,而“雄篇顷刻成,举座悉称好”则是对自己创作的自信和满意。最后,“戛玉副鸣球,士夫善传道”表达了对智慧和知识传承的尊重。而“五岭类观东,一览众山小”则是对广阔景致的一种总揽。“吕岩何兴废,事固有前兆”似乎在反思过去与未来,而“新诗刻翠珉,异日可稽考”则预示着未来的作品将会留给后人研究和品味。全诗结束于“玩珠纪胜游,聊复醉清醥”,这不仅是对自然美景的享受,也是一种生活态度的展现。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小山之南作曲栏石磴缭绕如栈道戏作二篇(其二)
宋·陆游
吏退庭空剩得闲,一窗如在翠微间。半崖萦栈游秦路,叠嶂生云入剡山。真有岩居临绝壑,但无渔艇系寒湾。跻攀自苦君休笑,寸步何曾不险艰。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除夕作
明·严嵩
杯湛灯明深客堂,促阴浮迹笑尘忙。病来渐觉形容老,静后浑于岁月忘。星斗逼檐知夜永,垄畦融雪丨年康。朝衣细整听钟漏,正想氤氲汉殿香。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