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
写景
抒情
词坛
秋天
怀念
情感
音乐
雅音
赞颂
湖田渔唱
秋节
兰台侣

译文

在词坛上,湖南垞北一带,风流人物层出不穷。
如今,没有人再听霓裳羽衣曲了,让人感到惆怅,曾经的雅致音乐已经不再存在。这些曲调让人惊叹不已。
在湖边的田野上,渔民们传唱着新的歌谱。移宫换羽是乐曲的一种转调手法。
就像白凤凰梳理它的羽毛,青鸾摇摆它的尾巴一样美丽。然而这种幽深艳丽的词句又有谁能理解呢?他们只有与兰台之侣相互欣赏了。
脱下朝服,归隐田园。寻找盟友,与鸥鹭为伴。
闲暇时更会想起西泠的隐居生活,心折于吴家的乐府之词。吟咏玩味其词句之处。
深爱那清雅细腻的香气,窗上疏帘细垂,抚弄玉轸的琴趣盎然。这一切都让人最牵挂、最忧愁。
正是梅子黄熟的时候,石榴花红艳绽放的时节,夜晚烛光剪影映照窗前,雨声淅淅沥沥。

赏析

这首《摸鱼子》词,由清代词人戴延介所作,题为“题吴竹桥仪部小湖田乐府”,词中描绘了一幅充满诗意与情感的画面。词的开篇即以“问词坛”起笔,引出对湖南垞北风流人物的追忆,暗示了词中所要展现的是一种历史的回响和文化的传承。接着,“霓裳梦断无人听,惆怅雅音非故”两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失落,以及对传统艺术逐渐被遗忘的感慨。“惊逸句。又千顷,湖田渔唱传新谱。”这一段则转向对当下景象的描绘,通过“惊逸句”和“湖田渔唱”的形象,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生,以及新旧文化交融的景象。接下来的“移宫换羽。似白凤梳翎,青鸾掉尾,幽艳共谁语”几句,运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音乐艺术的美妙与高雅,仿佛白凤梳理羽毛,青鸾摆动尾巴,共同诉说着幽雅的情愫。“兰台侣。自脱朝衫归去。寻盟早主鸥鹭。”这里通过“兰台侣”这一形象,象征着文人雅士的归隐生活,他们远离官场,与鸥鹭为伴,追求心灵的自由与宁静。紧接着,“闲云更忆西泠隐,心折吴家乐府”两句,进一步深化了这种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表达了对吴家乐府艺术的深深敬仰。最后,“吟玩处。爱香细、帘疏玉轸调琴趣。”这一段将情感推向高潮,词人沉浸在琴声与香气之中,享受着艺术带来的乐趣与宁静。而“最牵愁绪。正梅子黄娇,海榴红绽,烛剪夜窗雨”则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也暗含了对时光流逝、岁月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美好事物易逝的忧虑。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自然景色、历史文化、艺术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传统文化的深厚情感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时代变迁的思考与感慨。

猜您喜欢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醉太平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珊瑚挂瓢。黄金担樵。一枝一叶魂销。倩山妻绣描。霜浓艳潮。露晞艳焦。商声飒飒萧萧。恨宫声未调。
乾道抚琴有作
宋·杨简
萧萧指下生秋风,渐渐幽响飕寒空。月明夜气清入骨,何处仙佩摇丁东。野鹤惊起舞,流水噎复鸣。一唱三叹意未已,幽幽话出太古情。龙吟虎啸遽神怪,千山万壑风雨晦。海涛震荡林木响,乱.....
述怀和邓沃泉
明·黄衷
曾携琴剑楚山栖,桃放仙源路已迷。赤壁梦中孤雁杳,黄陵行次一猿啼。怜才忍诵思玄赋,吊古空嗟荐福碑。岁晚几人同野兴,飞花风外舞鹍鸡。
涿鹿
清·尹伟图
形胜燕南第一州,严城百雉扼咽喉。陂连督亢成膏壤,水并桑乾据上游。慷慨羽声销霸业,苍凉野色起边愁。空山木末飘黄叶,雕鹗盘云天地秋。
奉同张敬夫城南二十咏(其一)纳湖
宋·朱熹
诗筒连画卷,坐看复行吟。想像南湖水,秋来几许深。
鸡鸣寺望后湖
清·吴芳培
寺在鸡笼最上头,后湖千顷望中收。绿萝丛里曾书库,白藕香中只钓舟。北极浮云孤阁迥,西风残照六朝秋。一声玉笛红牙拍,肠断秦淮旧酒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