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抒情
秋节
怀乡情感
记梦
夜晚景象
抒发情感

译文

罢酒之后,寒色笼罩,我穿着破旧的衲衣,显得颓然。
洞箫的声音在雨停后响起,微弱的烛光映照在江面上。
我在路上行走,即将老去,但乡园的梦却不会违背我的意愿。
每天早晨常常睡不着觉,于是我用手支起枕头问:“新的一天带来了怎样的光晖?”

赏析

这首明代诗人吴梦旸的《同周叔隐夜坐》描绘了一幅秋夜静思的画面。首句“罢酒尚寒色”写出了诗人酒后身体微凉,环境也带着几分清冷。接着,“颓然拥衲衣”描绘出诗人疲惫而慵懒地裹着粗布衣服的状态,流露出一种闲适而又略带落寞的情绪。“洞箫吹雨歇”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氛围,洞箫声在雨后停歇,显得格外宁静。诗人借助这音乐的余韵,引出对远方的思绪。“残烛映江微”则通过摇曳的烛光映照江面,暗示时间已晚,同时也烘托出诗人内心的孤寂。“道路人将老”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感慨,意识到自己年华渐逝,人生路途接近终点。然而,“乡园梦不违”又透露出他对故乡的深深眷恋,即使身处他乡,梦境中依然能回到熟悉的家乡。最后两句“连朝常少睡,支枕问清晖”,诗人揭示了自己连续几日失眠,只能依靠枕头支撑,仰望清冷的月光,反映出内心的忧虑和对未来的思考。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深夜独坐时的内心世界,既有对时光易逝的感叹,又有对故乡的深深怀念。

猜您喜欢

夜起
清·高銮
客榻生寒梦屡惊,披衣起坐度残更。朦朦星月僧窗下,听尽天街走马声。
齐天乐·题梦轩师金城柳色图
清末近现代初·冯煦
暝烟摇梦孤城闭。依依旧游如此。废驿霾云,荒堤咽雨,谁遣飘零身世。前尘易逝。便坠絮为萍,更无秋蒂。侧侧微波,再来总是断肠地。颓垣尚衔莫紫。暗风吹戍角,犹绾羁思。系马轻阴,调.....
再入翰林
宋·宋祁
银台路入复门赊,四载重来鬓愈华。况自秋毫皆帝力,何言旧物是吾家。宫盘浩气浮襟爽,省树珍阴叠殿斜。书枕梦残闻吏报,日痕还复度砖花。
秋兴二首(其一)
明·李英
邗江秋色对踌躇,五岳年来忆著书。多病已抛沧海钓,穷愁惟问白云居。掩窗有梦频成蝶,弹铗高歌不为鱼。强欲解嘲君莫笑,寂寥半似草玄庐。
秋怀四首(其二)
元·善住
砌冷候虫急,灯昏幽梦长。秋风吹草木,天气入凄凉。门掩荒城月,鸦啼古堞霜。无成今白首,身世转堪伤。
阙题(其二)
宋·周南
天怜羁迹寄诸侯,差近危栏付与秋。风物捲帘都在眼,湖山如画恰当头。征鸿已作随阳计,社燕能为几日留。赖有楚天凉夜月,二年相伴上谯楼。
贵溪道中
明·吴与弼
懒慢宜閒不得閒,衰龄却事道途间。晓程匆遽严牵路,昼梦依稀在故山。
欲饭野人家见拒甚力
宋·魏杞
山崦筠车转屈蟠,欲寻野店具盘餐。主人变色行蚕忌,客子包羞坐虱官。早见此生真寄寓,更知行役是艰难。逡巡揽袂来旁舍,晓月朦胧春梦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