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
写景
山水
田园
抒情

译文

雨停了,天色渐明,似乎预示着季节的更替。
碧绿的山峰上沾染着水气,溪流边的草儿也显得翠绿而湿润。
无心之云偶尔卷动,有时又突然听到鸟儿的啼鸣。
蚕儿在肥沃的桑叶中安眠,麦子也因成熟而饱满,鸟儿因饱食而欢唱。
炊烟在村外响起,渔夫在芦苇中的小岛上唱着歌。
我偶尔扶着竹杖出门,看到远处微光粼粼,似乎很是广阔无垠。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雨后初晴时山间清新的自然景象,以及由此引发的内心感受,充满了宁静与和谐之美。首句“积雨晓来霁”,开篇即点明了天气变化,从连日的阴雨转为清晨的晴朗,给人一种清新舒畅的感觉。接着,“便若物候好”一句,表达了诗人对这种天气转变的喜爱之情,认为它让万物呈现出更加美好的状态。接下来的几句,诗人细腻地描绘了雨后山间的景色:“碧沾山觜岚,翠润溪脚草。”山嘴上的雾气被雨水洗净,呈现出一片碧绿;溪边的草地在雨水的滋润下,显得格外翠绿。通过“沾”和“润”这两个动词,生动地展现了雨后山林的生机勃勃。“无心乍卷云,有时忽啼鸟。”这两句则转向天空的变化,云彩似乎无心地卷起,偶尔传来几声鸟鸣,增添了几分生动与活力。这里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赋予云彩和鸟儿以情感,使得画面更加生动有趣。“蚕眠桑子肥,麦熟雉儿饱。”这两句转向农事活动,描述了雨后的农田景象。蚕儿在肥美的桑叶中安然睡眠,麦田里成熟的麦穗让雉鸡吃得饱饱的。这不仅体现了大自然的丰饶,也暗示了农民的辛勤劳动得到了回报。“舂响烟外村,渔唱芦中岛。”最后两句描绘了村落和岛屿的场景。远处的村落传来舂米的声音,而芦苇丛中的小岛上,渔民的歌声悠扬。这些声音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宁静而富有生活气息的画面。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雨后山居的美景和诗人内心的喜悦,语言流畅自然,意境深远,让人仿佛置身于那片宁静祥和的山林之中,感受到了大自然的魅力和生活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