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殿
线
怀古
历史
赞颂
书读书
情感表达
亲情之爱
女德教育
人物赞颂

译文

她的出身是西汉的儒者,行为举止超越众人。
在朝廷中遇到了昏庸的君主,她在宫中放纵地参加盛大的宴会。
警觉的晨鸡提醒她要警惕,涎水滴落的燕子传递着歌谣。
她深深地担忧国家的兴衰,借着讽刺和忠言进谏了《列女传》。
她的才华超过了匡衡的谏言,谲异的谷永向皇帝提出的警告令人敬畏。
她所作的七篇文章抓住了要点,吸引了一百人参与评选。
治理国家的首要之事是母亲的典范,她为后宫树立了重要的道德教育准则。
在这之后她积极寻求贤能明达的人士,协助国家和家庭安定与和谐。
仁慈与智慧受到尊敬,贞洁与顺应天性更是受到赞美。
她在变化面前看重节操和正义,在挑选人才时看重才华与言辩。
有好的建议必有奖赏,但也惩治作恶的行为,在她的影响下这些事情时常发生。
她所追求的是庄重的声音和肃穆的气氛,她的容貌装饰淡雅而不失风韵。
从高贵的翟羽到贫贱的荆布,各种美好的事物都已展现出来。
她的品德像镜子一样照耀千秋万代,她的搜求和讨论都充满了信任与诚意。
谁能继承和编纂这些品德?有两京的著名女子为之续笔。
虽然增添了女子文饰的光彩,但难免有些与时代不符的地方。
过去有大家注解这些品德,用训诫和注释来加以解释。
又听说她画得一手好画,绘画技艺十分独特。
遗憾的是千载之后的人已经看不到她的著作了,古籍也已失传。
东海有一位女子是她的大宗后代,她读书一目十行,过目成诵。
她收集诗歌并订正三家之言,编纂了八卷的集解。
她用残存的文章补全了缺失的部分,深入地解释了其中的奥义。
同时还有一位梁氏女子也做出了贡献,她为文献增添了新的光彩。
她的笺注可以与其他人的注释并行,使得汉代的学问得以保留至今。
我在诵读她的作品时心生敬意和羡慕,感受到了她的良好品德的影响。
我很希望能描绘出她的屏风画作,以便能更真实地看到她的形象。
我愿意效仿古人代代相传的铸金之事,每天早晚焚香向她致敬。
我虽然远远不及孙夫人那样的女子,但我也愿意为她的列传写上一些赞美的文字。
我多次阅读她的著作《中垒书》,读后不禁感叹不已。

赏析

这首清代刘韵的《书福山王婉佺夫人列女传注后》是一首赞美和颂扬女性典范的诗歌。诗人首先赞扬了王婉佺夫人的才学,她如同西汉儒者,才华出众,位列群彦。她在昏暗君主统治下,仍能以讽喻的方式表达深深的忧虑,通过进献《列女传》来倡导妇德和家国治理。诗中提到她的文章精妙,堪比匡衡和谷永的奏疏,且内容丰富,涉及母仪、贤明和贞顺等美德。诗人强调了她对节义的重视和对人才的选拔,同时也揭示了宫廷中的权谋与宠幸。王婉佺夫人的影响广泛,从贵族到平民皆受其影响。诗人感叹于古代文献的流失,但赞扬了福山王夫人搜集整理的《列女传》注解,以及同时代梁氏的贡献,这些工作使得汉学得以传承。诗人每日研读,深感敬仰,并表达了想要将她的形象描绘在屏风上的愿望,以示永久纪念。最后,诗人将王婉佺夫人与孙夫人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的高度评价,并引用《中垒书》来进一步阐述历史感慨。整首诗通过对王婉佺夫人的赞美,展现了对女性智慧与品德的尊崇,以及对传统文化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