浣
溪
沙
(
其
一
)
眉
翠
都
残
画
未
成
。
脸
红
微
褪
梦
初
醒
。
恼
他
桩
镜
忒
分
明
。
心
里
只
应
常
有
恨
,
人
前
还
似
不
知
情
。
背
拈
钗
子
画
银
屏
。
闺怨情感
写人
心理状态
译文
画眉的彩笔还未完成,脸上的红妆已经微褪,梦中的情景刚刚醒来。
恼恨的是这面妆镜太分明地映射出自己的形象。
内心只应该有怨恨之情,但表面在人前还像是不知情的样子。
背后悄悄地拿起钗子在银屏上画画。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浣溪沙·其一》是俞士彪所作,描绘了一位女子清晨醒来的情景。首句“眉翠都残画未成”,暗示了女子还未完全梳妆完毕,眉毛的黛色略显残缺;“脸红微褪梦初醒”则描绘了她刚从睡梦中醒来,脸颊上的红晕尚未完全消退,显得娇羞而朦胧。“恼他桩镜忒分明”一句,通过女子对镜子的嗔怪,表达了她对自己的容貌过于清晰地映照在镜中的不满,可能是因为这让她更清晰地感受到自己的心事和情绪。“心里只应常有恨”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哀愁或遗憾,可能是对过去的遗憾或是对未来的忧虑。最后一句“人前还似不知情”,写出了她的表面平静,似乎并未将内心的波动表露出来,保持着一种含蓄的矜持。而“背拈钗子画银屏”这一动作,则展示了她在独自一人时,或许会借着整理钗子的动作来排遣心中的思绪,同时也在银色的屏风上留下了自己的情感痕迹。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女子微妙的心理变化,展现了她的内心世界和生活状态。
猜您喜欢
远归奏记妆楼(其一)
清·孙原湘
红楼咫尺是蓬瀛,手展文窗扇扇明。裙带早徵三日解,罗衣特为一人更。花阴匝地常如水,云气漫天忽漏晴。坐久思量才省得,分明来使出帘迎。
菩萨蛮·愿在发而为泽
清·吴森札
罗帏梦觉孤衾冷。绿云斜拥珊瑚枕。强起翠鬟偏。梅花点额前。堆鸦香泽溜。双燕钗头斗。影破海棠枝。蜂窥蝶又知。
捣练子(其一)闺情
清末近现代初·洪炳文
云鬓乱,玉钗欹。慵点胭脂懒画眉。十二阑干明月夜,梨花影里立多时。
好女儿(其二)
宋·黄庭坚
粉泪一行行。啼破晓来妆。懒系酥胸罗带,羞见绣鸳鸯。拟待不思量。怎奈向、目下恓惶。假饶来后,教人见了,却去何妨。
清平乐·闺情
明末清初·沈谦
鬓云低袅。淡画双蛾小。磨得菱花秋白皎。病里何曾草草。闷看金鸭香浮。妆成独坐空楼。百遍不如郎意,旁人都道风流。
无题效李商隐
元·宋无
妆浅颦深凭绮疏,小郎新拜执金吾。弦中言语分明怨,裀上腰肢准拟扶。翠履鸳寒慵斗草,红牙马暖罢樗蒱。无人商略心头事,潜向花间卜紫姑。
满路花/促拍满路花
宋·欧阳修
铜荷融烛泪,金兽啮扉环。兰堂春夜疑,惜更残。落花风雨,向晓作轻寒。金龟朝早,香衾馀暖,殢娇由自慵眠。小鬟无事须来唤,呵破点唇檀。回身还、却背屏山。春禽飞下,帘外日三竿。起.....
浣溪沙(其三)
唐·毛熙震
晚起红房醉欲消,绿鬟云散袅金翘,雪香花语不胜娇。好是向人柔弱处,玉纤时急绣裙腰,春心牵惹转无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