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
玉
案
·
送
春
人
间
那
是
无
愁
处
。
何
况
是
、
春
归
去
。
着
意
留
春
春
不
住
。
莫
教
到
得
,
明
年
今
日
,
又
说
人
虚
度
。
人
生
拚
却
愁
如
许
。
不
肯
叨
叨
向
春
诉
。
絮
逐
芳
尘
花
逐
雨
。
春
今
如
此
,
人
今
如
此
,
毕
竟
谁
辜
负
。
抒情
送别
写春
怀忧
时间感
译文
人世间哪里没有忧愁呢?更何况春天即将过去。
刻意挽留春天,但春天却不停留。
不要让明年今日到来时,又感叹虚度了光阴。
人生中充满了忧愁,却无法轻易向春天倾诉。
柳絮追逐着芳香的尘土,花朵随着雨水飘散。
春天如此,人也如此,到底是谁辜负了谁呢?
赏析
这首清代俞士彪的《青玉案·送春》是一首表达对春光流逝和人生感慨的词作。词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春天离去的场景,感叹人间无常,时光易逝。"人间那是无愁处",开篇即揭示出人生的不易寻觅无忧之境,暗示了词人对世事纷扰的理解。接着,“何况是、春归去”进一步强调了春天的短暂和珍贵,表达了对春光消逝的惋惜。“着意留春春不住”,词人试图留住春天,但春天的脚步不可阻挡,寓意生命的无常和人力的渺小。“莫教到得,明年今日,又说人虚度”则表达了对未来岁月流逝的忧虑,担心自己虚度光阴。“人生拚却愁如许”转而直面人生,承认愁苦的存在,词人不愿将自己的愁绪向春天倾诉,而是选择默默承受。“絮逐芳尘花逐雨”运用比喻,形象地描绘了春日落花随风飘散的景象,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易逝。最后,“春今如此,人今如此,毕竟谁辜负”以反问收尾,既是对春天的挽留,也是对人生的深深反思,表达了词人对生命流逝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春光的描绘,寓言人生,展现了词人对生命无常的深刻理解。
猜您喜欢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寄福建杜廉访使君
元·范梈
臬府群工表,言官百世公。君王资稷契,台阁起黄龚。吴越联闽服,蛮夷偃汉风。九州诸道右,一柱众流中。虎豹精神肃,豺狼道路通。青冥行劲锐,白日贯精忠。斧绣扬秋隼,泉阿达夜蛩。壶.....
闺怨五首(其五)
宋·许棐
小院东风去住中,春愁元不隔帘栊。自家颜色凋零尽,却对花枝惜堕红。
洛桥北亭诏饯诸刺史
唐·张说
离亭拂御沟,别曲舞船楼。诏饯朝廷牧,符分海县忧。股肱还入郡,父母更临州。扇逐仁风传,车随霖雨流。恩光水上溢,荣色柳间浮。预待群方最,三公不远求。
益公道人相见信安道温陵旧游出示近诗因次其韵(其一)
宋·朱熹
别来几度见归鸿,岁月悠悠一梦中。莫道相望湖海阔,争知千里不同风。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