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
宿
写景
春天
咏物
怀古
情感
自然现象
植物
节令

译文

东风依旧吹动,又增添了几度春光。
时节正值闰年,景色如露水般清新。
蝴蝶使人们迷恋过去的事情,蜜蜂传递着前世的宿因。
太阳回归带来了上巳节的热闹,斗指双辰,时光流转。
隔着树丛,黄莺啼叫声杂乱,稀疏的窗帘下燕子频繁掠过。
烟雾深处的杨柳显得昏暗,雾气中的杏花却均匀绽放。
尾随在林间小路上的贪食者们,宴席上的人们在鳌头前欢聚。
预料桐树的花朵即将绽放,暮霭散去,留下香尘满地。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春天在闰月中的独特韵味与生机。诗人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春日特有的景象和氛围。首联“犹是东风转,浑添几度春”开篇即点明了春意渐浓,东风轻拂,仿佛为春天增添了新的篇章。接着,“时兼天气闰,景写露华新”则进一步描述了闰月中的春景,天气与自然景观都显得格外清新,露珠在阳光下闪烁,展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颔联“蝶使迷前恨,蜂媒话宿因”运用拟人化的手法,生动地描绘了蝴蝶与蜜蜂在花间忙碌的情景,它们似乎在诉说着各自的故事,充满了生活的情趣。颈联“阳回饶上巳,斗指向双辰”则将时间的流转与传统节日相联系,上巳节的阳气回升,斗转星移,暗示着时光的流逝与季节的更迭。尾联“隔树莺啼乱,疏帘燕掠频。烟深杨柳暗,雾重杏花匀”描绘了一幅动态与静态相结合的画面,莺鸟在树间穿梭,燕子在屋檐下飞掠,烟雾缭绕中杨柳若隐若现,杏花在雾气中显得更加均匀。最后,“婪尾林中路,鳌头宴里人。料知桐叶绽,暮霭散香尘”则以婪尾林中的小径和宴会上的人群作为结尾,预示着桐叶即将绽放,暮色中弥漫着淡淡的香气,整个画面充满了温馨与和谐的气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与丰富的想象,展现了春天在闰月中的独特魅力,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猜您喜欢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送欧阳会稽之任
唐·王昌龄
怀禄贵心赏,东流山水长。官移会稽郡,地迩上虞乡。缓带屏纷杂,渔舟临讼堂。逶迤回溪趣,猿啸飞鸟行。万室霁朝雨,千峰迎夕阳。辉辉远洲映,暧暧澄湖光。白发有高士,青春期上皇。应.....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三月乙巳来赋盐万岁乡且蒐狝匿赋之家晏饭此舍遂留宿是日大风自采菊苗荐汤饼二首(其二)
宋·黄庭坚
幽丛秀色可揽撷,煮饼菊苗深注汤。饮冰食檗浪自古,摩挲满怀春草香。
绛都春·己未立春,珠院听歌,同东篱诸子
清末近现代初·陈洵
烘炉润鼓。渐春到镜奁,明珠先曙。汉苑洞箫,初试东风,流莺语。吟壶曾结神仙侣。共欢夕、梅边尊俎。岁华依约,红裁翠剪,彩花钗股。休负。双鬟为识,乍回首最在、骄尘红雾。蘸语夜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