姿
写景
咏物
写花
情感
思乡
写雪
看花
爱情
赞颂

译文

冬云冻凝成雪片,为黄昏增添了几分寒冷,我们登上楼台一起望远。远方无人的绿草丛中,有几枝小小的梅花在召唤着春天。它挺着自己幽清娇美的身材与我们遥遥相望,含情一笑似乎懂得人的语言。为什么它默默无语?大概它有心事难于表达。
不要待在墙阴处暗暗地等着自己衰残,你最适宜于开在月光下,立在瑶琴边。在人们赞美你的笛声中绽放,在晨霜清冷中露出你的笑脸。喜爱梅花就要及早观赏,东风一吹,你便会发觉它已在身边围着画栏的池塘边出现。登高归来你又在我的梦中绕缠,歌声让我从梦中跌落下云端,突然惊醒后才发现只是一场虚幻。想到这个时候,入画的你应该在茶几旁的屏风上正经受着风寒。

赏析

这首《解语花》是宋代词人施岳的作品,描绘了一幅冬日楼台赏花的静谧画面。开篇“云容冱雪,暮色添寒”以寒冷的天气和沉寂的云雪为背景,渲染出一种清冷的氛围。接着,“翠丛深窅”写出了丛丛翠绿的植物在雪中显得深邃而神秘,无人欣赏的花朵仍在微弱地绽放,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幽姿谩好,遥相望、含情一笑”通过拟人手法,赋予花朵以情感,它们虽无声,却仿佛含笑向远方的人致意,暗示着诗人与花之间的微妙情感交流。然而,“花解语,因甚无言,心事应难表”,又揭示了花朵虽然能表达情感,但无法言说其内心深处的愁绪。下片转而描绘夜晚的场景,“莫待墙阴暗老”提醒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不要让时光匆匆流逝。在琴声和笛声中,诗人更加深情地欣赏花朵,希望尽早保护它们。“归来梦绕”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深深眷恋,即使在梦中也难以忘怀。最后,“小几银屏冷未了”以冷清的银屏和孤寂的小几结尾,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对这份美好情感的孤独感受。整体来看,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冬日赏花的场景,寓情于景,表达了诗人对花的怜爱和对美好事物易逝的感慨。

施岳

6首
生卒年均,约宋理宗淳佑中前后在世。精于音律。卒,杨缵为树梅作亭,薛梦珪为作墓志,李彭老书,周密题,葬于西湖虎头岩下。可见他在当时是很受文人推重的。但他生平的事迹已经不可考。岳因通音律,故作词声元舛误;又因多读唐诗,故词语多雅淡。所作今仅见存于绝妙好词中的六首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长相思(其一)
唐·白居易
汴水流,泗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点愁。思悠悠,恨悠悠,恨到归时方始休。月明人倚楼。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江神子/江城子(其二)和人韵
宋·辛弃疾
梨花著雨晚来晴。月胧明。泪纵横。绣阁香浓,深锁凤箫声。未必人知春意思,还独自,绕花行。酒兵昨夜压愁城。太狂生。转关情。写尽胸中,磈磊未全平。却与平章珠玉价,看醉里,锦囊倾.....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