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
动物
大雁。
地点
情感
主题
季节
动物

赏析

这首《姑苏送振夫侄还里》是明代诗人何绛所作,情感深沉,描绘了诗人与侄子分别时的离愁别绪以及对未来的思念。首句“经年为客共依依”,点明了诗人与侄子长期相随,共同漂泊在外,彼此间建立了深厚的情感纽带。接着“雪满河桥送汝归”一句,以冬日的雪景作为背景,渲染出送别的凄凉氛围,同时也暗示了离别后环境的寒冷与孤寂。“叔侄暂分江左路,梦魂先向岭南飞。”这两句写出了叔侄间的暂时分离,虽然只是暂时的,但心中却已开始思念对方。梦魂先行,预示着两人的心灵已经跨越了现实的距离,彼此牵挂。“严寒且逐云中雁,慈母欣看身上衣。”这里通过“严寒”与“云中雁”的形象,表达了对远方亲人的关怀与思念。同时,“慈母欣看身上衣”则细腻地描绘了母亲对儿子衣物的关心,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与细腻。最后两句“我亦扁舟过震泽,包山来日访灵威。”诗人想象自己也如同侄子一般,乘船经过震泽,未来某日会去拜访灵威,表达了对未来的期待和对侄子的深情祝愿。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与侄子之间深厚的情感,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

猜您喜欢

南园杂感与余淡心林衡者同赋
清·蒋玉章
故国芳园在,垂杨落日边。不知金谷变,还聚竹林贤。向秀闻孤管,嵇康废五弦。伤心歌舞散,花鸟若为怜。
六年正月二十日,复出东门,仍用前韵
宋·苏轼
乱山环合水侵门,身在淮南尽处村。五亩渐成终老计,九重新扫旧巢痕。岂惟见惯沙鸥熟,已觉来多钓石温。长与东风约今日,暗香先返玉梅魂。
游王氏郭北山楼
明·宋登春
径草连村合,山楼带郭横。开尊招野客,倚树听流莺。露自花间滴,云从石上生。几回渔篴响,素月岭头明。
答报资旷老人见寄来韵(其三)
明·成鹫
境静人閒性所宜,住来遑问此何时。江山烟雨归名邈,今古晴阴互转移。兔径拓开迟客至,象王行处少人知。无情也解通消息,荔子先红向北枝。
翠玉楼和胡端逸韵
宋·文天祥
客影鱼千里,年华柳十围。白云栖石密,黄鹄出烟微。江海秋风老,湖山晚日晖。郁孤台上望,野阔犊初肥。
渔洋探梅归自东西横塘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山寒寻未得,一树忽临溪。光透松间雪,香生石上泥。莺声留客久,鹭影逐人低。随意穿桥去,横塘东复西。
鸠巢醝台乳白雏二驯扰可玩作瑞鸠歌
明·黄衷
闽中醝台昼如水,台畔荔丛光薿薿。七子巢昏雨脚斜,两片天山雪花起。耿耿西沦太白精,寒林弄日试春鸣。素鸾且莫妒颜色,舂锄琐细鱼梁横。江南书客弁伊骐,晨风吹鬓数茎丝。临淮孝子鹄.....
逢僧文礼(其一)
宋·周弼
空山落日又逢僧,雨杂尘灰满帽纹。但忆来时门不掩,麝香偷卧石床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