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地点
怀古
抒情
山水
春天
秋天
写月
名胜
城市

译文

第一行:“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可以翻译为:“一座高耸的楼房紧靠着天际,楼上住着人家,窗边悬挂着白玉般的装饰。”
第二行:“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可以翻译为:“夕阳西下,笙歌四起,汴水边一片迷离;春风轻拂,灯火通明,景色如同扬州一般繁华。”
第三行:“仙人已去名空在,豪客同来醉未休。”可以翻译为:“仙人已经离去,只留下他的名声;豪客们纷纷到来,醉意未消。”
第四行:“独倚朱阑望明月,鸾旌依约认重游。”可以翻译为:“独自倚靠着红色的栏杆望着天上的明月,那远方的鸾鸟旗帜依稀可辨认出这是故地重游。”

赏析

这首元代诗人刘祁的《南京遇山楼》描绘了一幅壮丽而略带悲凉的金陵景象。首联“倚天突兀耸高楼,楼上人家白玉钩”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高楼拔地而起,直插云霄,楼上的门窗如同镶嵌的白玉,营造出一种高雅而神秘的氛围。颔联“落日笙歌迷汴水,春风灯火似扬州”则通过对比手法,将南京与扬州的繁华景象相提并论,展现了古代江南城市的繁荣景象,同时也暗示了历史的变迁和时光的流逝。颈联“仙人已去名空在,豪客同来醉未休”中,“仙人已去”暗含历史人物的逝去,留下的是虚无的名声;“豪客同来醉未休”则描绘了人们在酒宴中寻求欢愉,试图忘却现实的苦楚。尾联“独倚朱阑望明月,鸾旌依约认重游”表达了诗人独自一人倚靠栏杆,仰望明月,心中或许有着对过往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憧憬,以及对再次游览此地的期待,透露出一种淡淡的孤独与怀旧之情。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南京某处楼阁的描绘,不仅展现了古代城市的生活风貌,也蕴含了对历史变迁、个人情感以及对美好事物追求的深刻思考。

刘祁

12首
祁字京叔。弱冠举金进士,廷试失意,即闭户读书。凡七年而殁,年四十八。京叔好三苏文,为学能自刻厉,文章议论,粹然一出于正。有《神川遁士集》二十卷、《处言》四十三篇、《归潜志》三卷

猜您喜欢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南阳春日十首(其一)
宋·陈舜俞
城头古木未知春,官柳柔条日日新。门巷旋开沽酒市,郊原便有踏青人。风烟乍入禽初好,网罟犹多雉肯驯。拟为芳时对樽斝,愧无心事乐天均。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东寺寒泉
明·王越
一曲清泉绕寺流,老怀应共此泉幽。吟乘雨气清诗骨,醉吸冰花涤酒愁。天巧凿开云窟冷,地灵分出海门秋。饮牛洗耳浑閒事,留与征人照白头。
寄淮南幕中刘员外
唐·赵嘏
郎官何逊最风流,爱月怜山不下楼。三佐戎旃换朱绂,一辞兰省见清秋。桂生岩石本潇洒,鹤到烟空更自由。休向西斋久闲卧,满朝倾盖是依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