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意
二
首
(
其
一
)
庭
前
有
桂
树
,
绿
叶
尚
离
披
。
秋
风
动
地
起
,
飘
落
将
安
归
。
高
飞
入
青
云
,
下
飞
入
污
泥
。
贵
贱
既
偶
尔
,
孰
为
喜
与
悲
。
写景
咏物
桂花
秋天
情感
哲理
自然景象
树
桂树
飘落现象
赏析
这首诗以庭前的桂树为引子,描绘了自然界的物象变化,进而抒发了对人生境遇的思考。诗中通过“绿叶尚离披”、“秋风动地起”、“高飞入青云,下飞入污泥”等形象的描绘,展现了自然界中植物随季节更迭而变化的状态,同时也暗喻了人生的起伏不定。“高飞入青云,下飞入污泥”两句,运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无论身处何种环境,都应保持高洁自守的态度。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观察,更是对人性的深刻洞察。诗人通过这种对比,强调了个人品格的重要性,不论是在顺境还是逆境中,都应该坚守自己的道德底线和人格尊严。“贵贱既偶尔,孰为喜与悲”则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提出了一个哲学性的问题:在人生的起伏中,什么是真正的快乐与悲伤?这里的“贵贱”不仅指社会地位的高低,更涵盖了人生境遇的宽广范畴。诗人似乎在暗示,真正的快乐与悲伤,并非完全由外在条件决定,而是取决于个人的心态与认知。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引发了对人生哲理的深思,体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和对个体价值的尊重。
刘祁
12首
祁字京叔。弱冠举金进士,廷试失意,即闭户读书。凡七年而殁,年四十八。京叔好三苏文,为学能自刻厉,文章议论,粹然一出于正。有《神川遁士集》二十卷、《处言》四十三篇、《归潜志》三卷
猜您喜欢
具区明月与傅吴令九月望夜泛胥口作
明·张元凯
泽国花成县,高秋桂作丛。具区千万顷,皓月一孤蓬。乍可留山简,仍堪迟庾公。渚光摇薄雾,波响逐回风。世界虚无里,人生泡影中。圆时非有相,明处尽皆空。云澹澄如练,星疏炯若瞳。峰.....
次韵毛君山房遣兴
宋·苏辙
欲就阳崖暖,新开石磴斜。谁言太守宅,自是野人家。燕坐收心鉴,冥观阅界沙。退公长寂寞,外物自喧哗。缺径移松补,斜阳种竹遮。白云生后础,孤鹜伴残霞。破闷时寻鹤,呼眠亦任鸦。喜.....
寄题庐陵王晋辅先辈桂堂
宋·陆游
楚人记草木,桂在椒兰中。我怀小山句,妙绝穷化工。唐人作山水,亦以桂配松。丹葩间绿叶,锦绣相叠重。不知始何时,岩桂开秋风。楚人所称者,委弃等蒿蓬。呜呼各有时,士岂怨不逢。我.....
次赵广文韵
明·王越
欲问黄花借落英,老从篱下避虚名。可怜世态如云变,安得人心似水平。终日遣怀唯仗酒,几年绝口不谈兵。溪山只在衡门外,嬴得清闲了此生。
太傅相公以东观庭梅西垣旧植昔陪盛赏今独家兄唱和之馀俾令攀和辄依本韵伏愧斐然
唐·徐锴
静对含章树,闲思共有时。香随荀令在,根异武昌移。物性虽摇落,人心岂变衰。唱酬胜笛曲,来往韵朱丝。
览徐养斋见怀毛古庵及小子之作存没感怀和韵
明·唐顺之
早岁曾陪履杖游,遥思墓木已三秋。美人去后空闻笛,芳草归时独倚楼。世上玉颜还易老,山中石髓杳难求。却惭司马频相许,拟向清湖共钓舟。
寿张方叔表弟
宋·阳枋
闻说书台百世张,燕山来数窦家郎。含容寸念侔焚券,正直生平等发藏。丹桂香浮森驷马,碧梧翠织引双凰。松萝岁晚陪真喜,染得卿云烂有光。
落叶诗(其四)
清·爱新觉罗·弘历
吹万寥刁越样殊,千林陨萚只斯须。即空即色参生灭,是耶非耶若有无。梦入华亭同怨鹤,歌传夏口类栖乌。凭谁倩得荆关笔,写向疏峰四五株。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