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

写景
秋节
动物
思乡
明月
节气
此可被分为:

赏析

这首清代词作《西江月·络纬娘》由沈善宝所作,描绘了一幅秋夜纺织图景。"听尔丝缫五夜",寥寥数语便勾勒出络纬娘(纺织娘)连续五个夜晚辛勤纺织的情景,其专注与勤劳可见一斑。"令人毂转三更",形象地写出夜深人静时,络纬娘的纺织机声如同车轮滚动,直至深夜。"可怜镜子织难成",表达了对络纬娘辛劳却难以织成完整布匹的同情,暗含了生活的艰辛。"金井阑边露冷",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静和寒冷,烘托出织女在寒露中劳作的孤寂。下片"亦有机声轧轧",再次强调了纺织机的声音,而"何须灯火莹莹"则暗示尽管夜色深沉,但络纬娘的劳作并未因黑暗而停止,反而显得更加坚韧。"梦回明月半窗横",通过写诗人梦醒后看到的半窗明月,表达了对织女默默付出的敬佩和对她的梦境的想象。最后"一片梧桐疏影",以自然景象收尾,既增添了画面的诗意,也寓言了织女的命运,如同梧桐叶间的稀疏光影,虽孤独却坚韧。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腻的描绘和象征手法,展现了古代女子勤劳坚韧的生活状态,以及诗人对其深深的同情和敬意。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送韦处士归省朔方
唐·赵嘏
映柳见行色,故山当落晖。青云知己殁,白首一身归。满袖萧关雨,连沙塞雁飞。到家翻有喜,借取老莱衣。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除夜客怀
明·浦源
火冷空斋夜掩霜,明朝新岁在殊方。故乡亲老谁相守,独对寒灯泣数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