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
写景
秋景
咏物
情感
离别
怀古
思乡
闺怨
菊花

译文

秋光清透无云,再次看见树叶萧萧而下,蟋蟀低声鸣叫。
稀疏的捣衣声从远处传来,两行新到的雁阵,更加胜过杜鹃那悲切的啼血之声。
这声音引得羁旅之人产生哀思,创作出凄凉绝伦的新词。
低声唱完之后,只觉得愁肠寸断,愁眉瞬间紧锁。四周一片幽静,卷起窗帘向外望去。
菊花影子婆娑摇曳,正对着庭院中的霜月。
我想问询嫦娥,邀请青女一同,在广寒宫中倾诉心声。
究竟是什么让天边月亮的影子出现,却只能照亮人间的离别。
吟咏、凝望之际,面对着芦苇上露水冰冷,晚云空阔的景象。

赏析

这首清代沈善宝的《喜迁莺·和箫楼师秋感》描绘了秋天的清冷景象,通过对落叶、鸣蛩、疏砧、新雁和杜鹃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孤寂凄凉的氛围。诗人借景抒情,表达了羁旅者的哀伤情绪,新词凄绝,低唱之下愁肠寸断,眉头紧锁。接着,他将视线转向庭院,菊花在月光下疏影斑驳,进一步渲染了幽静的夜晚。诗人遥想月宫嫦娥与青女,却只能感叹天边的月影只照见人间的离别之苦。最后,他在芦苇和冷露、暮云中独自吟咏,寓含了深深的孤独与无尽的思念。整首词以秋夜景色为载体,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

猜您喜欢

寄元遗山
元·曹之谦
诗到夔州老更工,只今人仰少陵翁。自怜奕世通家旧,不得论文一笑同。草绿平原愁落日,雁飞寒水怨秋风。黄金鑛里相思泪,几堕凭高北望中。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