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
过
塘
栖
挂
席
塘
栖
路
,
离
乡
第
一
程
。
凉
风
吹
袂
薄
,
孤
月
向
人
明
。
镫
火
高
堂
梦
,
烟
波
旅
客
情
。
吟
成
谁
与
和
,
村
析
正
三
更
。
写景抒情
思乡
秋夜
地点
村居生活
译文
挂起船帆走塘栖路,这是我离开家乡的第一段旅程。
凉风吹过,衣衫单薄;孤月高悬,对人特别明亮。
灯火的照耀让我梦到了高堂(可能是指家中的长辈或故乡),旅客的情感就像烟波一样复杂。
吟咏出诗来,却无人与我相应和,这时村里的钟声正好敲响了三更。
赏析
这首清代诗人沈善宝的《夜过塘栖》描绘了诗人离乡启程时的情景。首句“挂席塘栖路”写出了诗人乘船离开塘栖,踏上旅途的画面,暗示着离别的开始。"离乡第一程"直接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依依不舍。接下来的两句“凉风吹袂薄,孤月向人明”,通过凉风和明亮的孤月,渲染出一种孤寂而清冷的氛围,展现了诗人独自出行的落寞心境。"镫火高堂梦"转而回忆起家中灯火通明的景象,以及对亲人的思念之情,进一步深化了离愁的主题。最后两句“烟波旅客情,吟成谁与和”,诗人感慨自己漂泊在外,无人理解或共鸣自己的情感,只能在深夜独自吟咏,表达了旅途中的孤独和怀才不遇之感。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离别之夜的景象,情感深沉,富有画面感。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村夜
宋·陆游
寂寂山村夜,悠然醉倚门。月昏天有晕,风软水无痕。迹为遭谗远,身由不仕尊。敢嗟车马绝,同社自鸡豚。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使东川·梁州梦
唐·元稹
梦君同绕曲江头,也向慈恩院院游。亭吏呼人排去马,忽惊身在古梁州。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双头莲·岭南元夜
明末清初·梁清标
海外繁华,看绛烛围红,星毬初放。蛮靴锦障。月影里忘却,乡愁孤况。暗想京国灯宵,阻云山千障。春一样。紫陌香尘,有无钿车来往。凭仗午夜笙箫,把军烽静偃,消除兵象。江湖晚涨。烧.....
鹧鸪天(其二)葭萌驿作
宋·陆游
看尽巴山看蜀山。子规江上过春残。惯眠古驿常安枕,熟听阳关不惨颜。慵服气,懒烧丹。不妨青鬓戏人间。秘传一字神仙诀,说与君知只是顽。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