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
太
平
·
秋
夜
风
声
雨
声
。
琼
声
漏
声
。
作
成
一
片
秋
声
。
却
教
人
怎
生
。
诗
随
境
更
。
愁
随
境
增
。
不
堪
愁
绪
诗
情
。
终
黄
粱
未
成
。
抒情
秋景
怀古
忆境
借景抒情
思乡情感
婉约词风
译文
秋风声、雨滴声、钟表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共同汇成了一片秋天的声音,却使人们难以安心生活。
诗歌随不同的境遇变得更加动人,内心的忧愁也随着境遇的改变而增加。无法承受这种忧愁和诗情交织的情感,最终只能像未完成的黄粱梦一样,留下遗憾。
赏析
这首《醉太平·秋夜》是清代词人沈善宝的作品,描绘了秋夜的景象和词人心中的感受。"风声雨声,琼声漏声"以自然的声音和人为的钟漏声交织,营造出浓厚的秋夜氛围。"作成一片秋声",将各种声音融合为一,烘托出秋夜的寂寥与凄凉。"却教人怎生"表达了词人对这种情境的无奈和难以言表的情绪。接下来的"诗随境更,愁随境增",揭示了诗人的情感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加深,愁苦之情与创作灵感相伴相生。最后两句"不堪愁绪诗情,终黄粱未成",词人感叹自己的愁苦思绪和诗意并未能化为现实的美好,如同黄粱美梦一般,终究未能实现,流露出一种深深的失落和无尽的哀愁。整体来看,这首词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词人在秋夜中的孤独与愁绪。
猜您喜欢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晚行舍后
宋·陆游
略彴东边一径深,杖藜行饭当登临。稷山并海出遥碧,禹穴生云成暮阴。残岁自兴游子感,少年谁解老人心。归来灯火参差夜,倦倚胡床续短吟。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晚秋野望
唐·刘沧
秋尽郊原情自哀,菊花寂寞晚仍开。高风疏叶带霜落,一雁寒声背水来。荒垒几年经战后,故山终日望书回。归途休问从前事,独唱劳歌醉数杯。
河传
清·杨继端
雨过。林霁。嫩凉初到,新秋天气。穿针恰上曝衣楼。同倚。晚霞如织绮。七襄轧轧何时歇。经年别。人世休嫌拙。渡银河,灵鹊多。蹉跎。海枯情不磨。
浪淘沙·山居十首(其六)
明·高濂
秋水浸寒花。溪上人家。高低茅屋傍蒹葭。剥枣食瓜村酿熟,醉月西斜。残夜雁咿哑,露冷汀沙。空山无梦到天涯。屋角三竿人未醒,树杪饥鸦。
暮经零陵望愚溪怀柳司马
元末明初·蓝智
湘川入零陵,百里尽崖石。野旷生夕阴,山空澹秋色。缅怀柳河东,微宦曾远谪。才名一代雄,文藻万人杰。朝游愚溪水,莫返愚溪宅。斯人岂真愚,怅望天地窄。当时啸歌地,千古仰遗迹。草.....
七夕同丁计部蔡刑部欧博士集沈刑部宅观沈石田山水得秋字
明·黎民表
长安木叶下新秋,坐对双星缓客愁。明月渐收藏扇箧,凉风偏在曝衣楼。休文词赋缘多病,宗炳琴尊托卧游。谁道七襄难报赠,才人先有夜光投。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