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
过
高
邮
喜
乡
人
迎
饯
贺
监
南
归
酒
正
香
,
一
斑
才
露
鬓
毛
苍
。
最
怜
倾
盖
逢
知
己
,
曾
敢
扬
眉
过
故
乡
。
风
约
冻
云
开
野
色
,
月
兼
晴
雪
动
湖
光
。
旧
时
亲
友
多
零
落
,
长
是
教
人
忆
断
肠
。
怀古
思乡
写景
抒情
友情
旧时回忆
地点
高邮
写风
译文
贺监从南方归来,酒香四溢,他的鬓角已经显露出岁月的痕迹,略带斑白。
最令人喜爱的是他遇到了知己,不禁扬眉吐气,回到了自己的故乡。
风轻轻吹散冻云,野外的景色得以展现,月光与晴雪相映,使得湖面波光粼粼。
回想过去,许多亲友都已经离世或离散,这些都常常让人怀念到断肠的地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贺监南归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人物的情感与环境的氛围。首句“贺监南归酒正香”,以酒香渲染出迎接贺监归来的热烈气氛,预示着欢聚的场景即将展开。接着,“一斑才露鬓毛苍”一句,通过贺监鬓发的斑白,巧妙地传达了时间的流逝和岁月的痕迹,同时也暗示了贺监经历的沧桑。“最怜倾盖逢知己,曾敢扬眉过故乡”两句,表达了贺监对旧日友情的珍视和对故土的深厚情感。倾盖如故,重逢的喜悦与对过往时光的怀念交织在一起,而“曾敢扬眉过故乡”则透露出一种对故乡既熟悉又略带陌生的情感,既有回归的激动,也有对变化的感慨。“风约冻云开野色,月兼晴雪动湖光”描绘了归途中的自然景色,风与云、月与雪的相互映衬,不仅增添了画面的美感,也象征着内心的平静与和谐。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世界的一种映射。最后,“旧时亲友多零落,长是教人忆断肠”表达了对逝去时光和离世亲朋的深深怀念,以及这种怀念带来的痛苦与哀思。整首诗在赞美与感慨中交织,展现了诗人对友情、故乡以及时间流转的深刻感悟。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念昔游三首(其二)
唐·杜牧
云门寺外逢猛雨,林黑山高雨脚长。曾奉郊宫为近侍,分明㩳㩳羽林枪。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