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
写景
山水
赞美
咏物
怀古
情景
崖巅

译文

沿着江边有很多山,这些山的孤峰绝壁难以攀爬。
鹰隼在天空中飞翔,它们在云层之间穿梭,时隐时现。
悬崖的顶端仿佛触及了古老的岁月,而山脚下的石头则浸透着苍茫和坚韧。
江水向东流去,最终汇入大海,这中间仿佛经过了许多关卡。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沿江山脉的壮丽景色,诗人以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山峰的孤绝与险峻,以及其与天空云霞的交融。首句“沿江多好山”便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引人入胜地将读者的目光引向那蜿蜒于江畔的群山。接下来,“孤绝势难扳”一句,通过“孤绝”二字,形象地描绘了山峰的独立与难以攀登之感,增加了画面的立体感和气势。“鹰隼飞腾上,云霞出没间”两句,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山峰与天空中的鹰隼、云霞相映衬,不仅展现了山的高耸入云,也暗示了山中可能隐藏的神秘与生机。接着,“崖巅摩太古,石脚浸苍顽”则进一步描绘了山体的古老与坚固,崖壁直插云霄,仿佛触摸到了远古的气息;而山脚则深陷在苍茫之中,显示了山的深厚与坚韧。最后,“东下连沧海,如渠有几关”以广阔的视角收束全诗,想象着山峰向下延伸直至大海,其间似乎蕴含着无数的关隘与挑战,既表达了对自然力量的敬畏,也隐含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整首诗通过对山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作者对自然美的深刻感悟和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汪广洋

532首
明朝初年宰相,重臣。汉族。元末进士出身,通经能文,尤工诗,善隶书。朱元璋称赞其“处理机要,屡献忠谋”,将他比作张良、诸葛亮。年少时跟随太祖朱元璋起义反元,被朱元璋聘为元帅府令史、江南行省提控,受命参与常遇春军务。明朝建立后,先后担任山东行省、陕西参政、中书省左丞、广东行省参政、右丞相职务。受封忠勤伯。洪武十二年(1379年),因受胡惟庸毒死刘基案牵连,被朱元璋赐死。著有《凤池吟稿》、《淮南朝宗先生凤池吟稿》。《明诗综》收其诗三十一首

猜您喜欢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题苏虞叟岩壑隐居
宋·陆游
苏子飘然古胜流,平生高兴在沧洲。千岩万壑旧卜筑,一马二僮时出游。香断钟残僧阁晚,鲸吞鼍作海山秋。极知处处多奇语,肯草吴笺寄我不。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上清宝鼎诗二首(其一)
唐·李白
朝披梦泽云,笠钓青茫茫。寻丝得双鲤,中有三元章。篆字若丹蛇,逸势如飞翔。归来问天老,奥义不可量。金刀割青素,灵文烂煌煌。咽服十二环,奄见仙人房。暮跨紫鳞去,海气侵肌凉。龙.....
东堂晨起有感
宋·陆游
不解飞车越九州,青鞋处处为山留。百年未尽且作梦,三日闲行聊散愁。世上几经华表柱,尊前好在黑貂裘。龙泉幸是无人斸,暮露光芒上斗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