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抒情
友情
哲理
读书
怀古
悼亡
感叹时事

译文

我小时候便知道了重要的道理,能平等看待荣誉和屈辱。
年到中年接触了社会经历后,更加高傲却不畏惧困境和灾难。
闲居的日子虽然荒凉寂静,但有拐杖和椅子,生活还算清净安逸。
悠闲地度过时光,吃饭也草率简单,不讲究。
毫无顾忌地发表一些言论,喝着浊酒自我安慰和鼓励。
我与您是世交老友,近来也经常见面。
虽然相隔有一定的距离,但也不算很远,只隔着几个地方的辖境。
我们学习佛祖的道理,深刻理解“忍粲”(注:可能是指某种教义或智慧)。
为了不与世俗同流合污,我们选择收敛自己,但有时难免会被人非议和嘲笑。
即使坐到两鬓斑白如雪,也还在为从事的事业而努力。
您的书信常来警醒我,您的妙语如珠贯穿在我心中。
希望我们能够共同进步品德,实现我们隐居山林的愿望。

赏析

这是一首表达诗人隐居生活和对友人的思念之情的诗篇。从“束发闻至道,荣辱久齐观”开始,诗人通过描绘自己的隐逸生活,表达了对世俗名利的超脱态度。中间部分“閒居虽荒寂,几杖颇清晏。悠悠閒晷景,草草贫寝饭”,则是对隐居生活的一种描绘,通过对环境和日常起居的刻画,展现了诗人淡泊明志、简约自守的心境。在“狂言无为发,浊酒醉自劝”这两句中,可以感受到诗人的自我安慰与放纵,同时也透露出一种对世俗束缚的逃避和反叛。紧接着,“与君通家旧,迩者颇屡见”表达了诗人对故友的思念之情。在“吾人师佛祖,妙旨得忍粲”一段中,诗人提到了佛法,对于佛教的智慧和教诲给予了高度评价,并以此来指导自己的生活态度。接下来的“敛藏避世俗,未免逢侮讪”则是对自己隐居选择的一种辩解,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世俗舆论的担忧。最后,“坐令鬓垂雪,犹把从事版。尺书每见警,妙语珠在贯”,通过形象地描述了诗人的年老和对待字之道的坚持。而“复君进明德,同遂丘壑愿”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进德修业的期望与祝福。这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通过对隐居生活的描绘和对故人的思念之情的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心灵世界。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短歌行
南北朝·张率
君子有酒,小人鼓缶。乃布长筵,式宴亲友。盛壮不留,容华易朽。如彼槁叶,有似过牖。往日莫淹,来期无久。秋风悴林,寒蝉鸣柳。悲自别深,欢田会厚。岂云不乐,与子同寿。我酒既盈,.....
赠友人(其三)
明末清初·屈大均
灼灼怀春鸟,衔花吴江浔。玄豹久不食,蔚然文采深。风云荡天路,邂逅抒忧心。凭君青玉案,中夜张瑶琴。明月照南浦,晨风巢北林。河精为天汉,小星易浮沉。妙道贵忘言,达人无哀音。持.....
待旦
宋·陆游
晨光残淡月,急点杀寒更。历历记孤梦,悠悠带宿酲。揽衣推枕起,乱发绕床行。叹息人间事,还随初日生。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次韵郑盱眙见寄并简其甥刘君
宋·陆游
衣上空嗟京洛尘,故交半作白头新。众中初得见吾子,东观已疑无若人。仗马极知非久斥,沙鸥要是孰能驯。两章英妙同时到,赵壹囊中却未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