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
写景
春天
田园
抒情
惜时
赞美
写花
桃花
竹子
读书
哲理

译文

坐在堂中不曾胡乱走动,但感到青春年华就这样悄悄地逝去。
小园里十步之内的景色都绿得像云朵一样,现在桃花和李花的花事已经结束了。
仍然有数朵荼蘼花留在枝头,还没有感到灰尘玷污了它玉质般纯洁的花瓣。
金黄色的花像世俗中的珍宝一样可爱,又白又红的花瓣好像就要滴落下来一样。
老人从睡梦中醒来,听到山间禽鸟的鸣叫,竹林和树林之外的声响交织成一片。
竹笋渐长满足了王献之的愿望(子猷愿即指竹子生长的愿望),梅子熟了却没有邀请朱老品尝。
翻阅书籍只当作催眠的器具,频频举杯饮酒是为了忘掉忧愁。
今年的春日风调雨顺,田地里的麦穗已经长过了数尺。
只求能够看清世间万物,不要讨厌一生守着简陋的房屋。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老者在家中悠然自得的生活情景。诗人通过对比内外空间,表达了对青春易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也展现了自己超脱尘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堂中宴坐不妄出,堂外青春去如失”两句设定了诗人的内心世界与外部世界的对比。堂中是安逸和平静的象征,而堂外则是变化无常、年华易逝的现实。“小园十步绿如云,一时桃李事已毕”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所处的空间环境,一个小巧精致的园林,其中花开花落,诗人对此有着深刻的体会。接下来的几句:“犹有荼蘼数朵在,未觉尘沙污玉质。金沙格俗终可怜,腻白娇红如欲滴”表达了诗人对于尚存的美好事物的珍惜和对世间俗物的同情。“老夫睡起听山禽,竹间林外纷嘲啧。笋生渐惬子猷愿,梅熟未邀朱老吃”则展示了诗人与自然的亲密关系,以及他对于生活简单乐趣的期待和满足。“翻书只作随睡具,倾壶屡进忘忧物。 今春风雨稍依节,上田麦穗过数尺”这些句子传达出诗人对待生活的态度,他不追求奢华,只愿用简单的方式享受生活。最后,“但知洗眼看世涂,莫厌终身守蓬荜”则是诗人对于如何面对世界和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的一种提醒。这里的“洗眼”,意味着清醒地观察这个世界,而不是被表象迷惑;“莫厌终身守蓬荜”,则表达了不要一生都只局限于自己的小圈子,不要害怕接触外部世界。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内心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对比,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俗、享受简单生活乐趣的心境,以及他对于如何面对这个复杂多变的世界的一种态度。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蝶恋花(其一)
宋·程垓
日下船篷人未起。一个燕儿,说尽伤春意。江上残花能有几。风催雨促成容易。湖海客心千万里。著力东风,推得人行未。相次桃花三月水。菱歌谁伴西湖醉。
南亭晓坐因以示璩
唐·权德舆
隐几日无事,风交松桂枝。园庐含晓霁,草木发华姿。迹似南山隐,官从小宰移。万殊同野马,方寸即灵龟。弱质常多病,流年近始衰。图书传授处,家有一男儿。
金陵览旧
明·蒋山卿
小饮东山忆谢公,傲然携妓醉春风。即今桃李花间月,照入游人尊酒中。
赠曾一轩
宋·文天祥
磨蝎之宫星见斗,簸之扬之箕有口。昌黎安身坡立命,谤毁平生无不有。我有斗度限所经,适然天尾来临丑。虽非终身事干涉,一年贝锦纷杂糅。吾家禄书成巨编,往往日者迷几先。惟有一轩曾.....
哭雪湖四首(其三)
明·谢迁
西江桃李满门墙,香社归来鬓未霜。雅志可能随俗改,閒情祗为作诗忙。苦吟身与春光去,惇德门延世泽长。也欲招魂歌楚些,临风呜咽不成章。
再用前韵(其一)
宋·曾惇
举觞东望玉霄峰,万顷云涛雪塞空。拥鼻自应多好句,褰裳便欲御长风。际天江草如许碧,隔水山桃无限红。李侯长句有家法,惊倒江楼一秃翁。
春日闲居三首(其二)
唐·白居易
广池春水平,群鱼恣游泳。新林绿阴成,众鸟欣相鸣。时我亦潇洒,适无累与病。鱼鸟人则殊,同归于遂性。缅思山梁雉,时哉感孔圣。圣人不得所,慨然叹时命。我今对鳞羽,取乐成谣咏。得.....
得闲亭
宋·许棐
柳风虽小丝丝袅,花雨无多点点香。惟有吟毫闲未得,染红濡绿一春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