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
温
北
征
谈
笑
缚
姚
公
,
静
扫
诸
陵
见
洛
嵩
。
不
用
登
高
笑
夷
甫
,
正
缘
此
辈
使
君
雄
。
咏史怀古
豪放
历史事件
人物咏史
历史感悟
译文
第一行“北征谈笑缚姚公,静扫诸陵见洛嵩”可以翻译为:在北征的途中,人们谈笑风生地绑缚了姚公(指敌人或叛徒),安静地扫荡了各处坟陵,可以看见洛阳和嵩山。
第二行“不用登高笑夷甫,正缘此辈使君雄”可以翻译为:我们不需要登高远望嘲笑那些平庸之辈,正是因为有了这些英雄豪杰,我们才能够显露出自己的雄心壮志。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陪同桓温北征,游历洛阳诸陵的景象。"谈笑缚姚公"表明桓温谈笑风生,即使是在军旅之中也显得从容不迫,宛如古代英雄姚光辟公一般。"静扫诸陵见洛嵩"则描绘了诗人在这次北征过程中的所见所感,静谧的氛围中体会到历史的沉重和自然之美。"不用登高笑夷甫"一句,则是说桓温即使不必刻意攀登高处,也能以逸待劳,笑看世事如同古代智者夷甫一般超然物外。最后"正缘此辈使君雄"强调了桓温的英勇非凡,是因为他这种不同于常人的气概和才干,使得他在这时代背景下显得格外英雄。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以及对人物英伟形象的塑造,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崇尚英雄的诗人情怀。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春秋战国门·又吟
唐·周昙
马毙厩人欲就刑,百年临尽一言生。赖逢贤相能匡救,仍免吾君播恶声。
燕市侠儿篇
明·吕时臣
跳丸极挥雐,谁家金虎郎。片言作喜怒,一剑誓存亡。纵酒骂燕市,斗鸡赌赵娼。无劳语姓氏,谁敢学行藏。直使心为铁,宁辞血溅裳。几时一击筑,杀性报刚肠。
陈都督者其尊人忠悯公死绥辽阳殊烈令弟朱明与遂球乡举同年比于留都相见甚欢爰赠以诗三首(其一)
明·黎遂球
幕府尊南国,新从塞上归。孤城诸将恃,千嶂旧人依。晓甲开鱼丽,秋笳列马肥。曾看灌夫勇,双剑划虹挥。
咏史二首(其一)
清·沈钦圻
卧薪尝胆日,纵饮擘笺时。但识凭江险,而忘厝火危。一堂争洛蜀,四镇角熊罴。此日王夷甫,清言或未宜。
泸人何邦直者为安溪把截将有功不赏反得罪来惠州贫甚吾呼与饮为作此诗
宋·唐庚
楚人季布以勇显,鲁国朱家用侠闻。驰马弯弓臣好武,吹毛洗垢吏深文。王孙此日谁漂母,卿子前时号冠军。满引一杯齐物论,白衣苍狗听浮云。
过夷门献诗
唐·杜荀鹤
四海九州空第一,不同诸镇府封王。
咏史(其七)曹操
宋末元初·陈普
英姿萧飒发硎刀,除却无君事事高。孟德文王能几许,只争谦退与矜豪。
咏古八绝(其四)荀罃归晋
明·郭之奇
谁使荀卿得晋归,释累成好事诚稀。两无德怨知何报,惟有臣心弗敢违。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