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咏物
怀古
抒情
赞美
写景
写山
写景
山水
田园风光
登临抒情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深秋的田园风光图。开篇即以“秋风日夜吹北原”勾勒出秋天萧瑟的气氛,接着“秋芜经霜不复繁”则透露出草木凋敝、生机减退的景象。这两句既写出了秋风的力量,也反映了季节更迭中生命力的消逝。接下来的“萦纡一径渐可蹑,步踏落叶披榛菅”展示了诗人在这一环境中的行走情景。“萦纡”形容小路曲折,“一径”则是指这条小路逐渐变得可以行走。诗人脚下踩着的“落叶”,与上文中秋风吹过草木后的“不复繁”相呼应,强调了秋天的寂静和萧瑟。随后,“萧萧九月草木变,独有修竹犹禁寒”进一步深化了秋意。这里的“萧萧”是对风声的描写,而“草木变”则意味着生长周期的结束,只有“修竹”依旧挺立,与寒冷抗争,显得尤为坚韧。在“青红野实不可辨,晚日照射霜榴殷”中,诗人通过对农作物成熟而色泽难以分辨的描写,表达了秋收的景象。同时,“晚日照射霜榴殷”则是对光线和颜色的细腻刻画,增添了一份温暖与丰饶。“巉巉女几更清瘦,崖壁刻削无云烟”中,“巉巉”形容山势的陡峭,而“女几”则是对秋天夜晚的寒冷感受。这里的“崖壁刻削”描绘了山岩在秋风中的孤寂与坚硬,而“无云烟”则使人联想到一幅干净而宁静的画面。紧接着,“潦收石出洛水好,静夜侧耳声潺潺”中,“潦收石出”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发现与欣赏,而“静夜侧耳声潺潺”则是对夜晚环境声音的细致捕捉,展现了一种宁静而又充满生机的声音效果。“原西古城有微路,禾黍离离荒野田”一段,则转向了人文景观。诗中的“微路”暗示着历史的悠久和路途的幽深,而“ 禾黍离离荒野田”则描绘了一幅荒凉但又充满生机的田园风光。在“人家岁熟妇子乐,村巷日暖牛羊閒”中,诗人的目光转向了农家。这里的“岁熟”指的是庄稼成熟,而“妇子乐”则表达了一种家庭温馨和生活充实的情感。“村巷日暖”、“牛羊閒”更是对乡间和煦与平静生活的一种描绘。最后,“登临嗟我幸无事,况有美酒供开颜”则转向了诗人自己的心境。诗中的“登临”表明诗人在登高望远之后的感慨,而“嗟我幸无事”则是一种对自己没有重担的庆幸之情。而“况有美酒供开颜”则是对生活中小确幸的一种享受和珍惜。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写,展现了秋天的萧瑟、生命力的消逝以及农家生活的丰富多彩。同时,诗人也流露出了一种对于平静无忧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美酒带来的小确幸的一份珍惜。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杂曲歌辞·行路难三首(其一)
唐·李白
金尊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岐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