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
岐
亭
宿
故
镇
三
首
(
其
一
)
我
别
竟
陵
时
,
楚
稻
如
碧
丝
。
秋
风
发
齐
安
,
稻
穗
如
植
旗
。
流
年
去
荏
苒
,
客
路
何
逶
迤
。
弛
担
终
未
卜
,
永
负
山
中
期
。
写景
离别
怀古
抒情
记事
地点
黄州
季节
秋天
情感
思乡
咏物
稻
译文
当我离开竟陵的时候,楚地的稻谷像碧绿的细丝一样。
在齐安遇到秋风,稻穗像竖立的旗帜一样成熟。
时光流逝,岁月不停留,客途之路多么曲折漫长。
放下担子的事情始终无法预料,永远辜负了山中相约的期限。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在秋天别离时的情景。"我别竟陵时,楚稻如碧丝"表达了秋天稻谷成熟的景象,其中“楚稻”指的是南方的水稻,而“碧丝”则形容其色泽鲜明,如同碧绿色的丝线。"秋风发齐安,稻穗如植旗"进一步描绘了秋风中的稻穗,如同立在田野中的一面面旗帜。接下来的两句"流年去荏苒,客路何逶迤"表达了时间流逝和旅途的艰辛。"弛担终未卜,永负山中期"则是诗人对于未能实现承诺或目标的感慨,以及对未来某种期待的持久承载。整首诗不仅展示了诗人的艺术才华,更通过秋天的景象和个人旅途中的感受,抒发了对时间流逝、旅途艰辛以及未达成愿望的深刻情感。
张耒
2256首
张耒(1054~1114年),字文潜,号柯山,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生于北宋至和元年(1054年),殁于政和四年(1114年),享年六十一岁。他是宋神宗熙宁进士,历任临淮主簿、著作郎、史馆检讨。哲宗绍圣初,以直龙阁知润州。宋徽宗初,召为太常少卿。苏门四学士之一。“苏门四学士”(秦观、黄庭坚、张耒、晁补之)中辞世最晚而受唐音影响最深的作家。诗学白居易、张籍,平易舒坦,不尚雕琢,但常失之粗疏草率;其词流传很少,语言香浓婉约,风格与柳永、秦观相近。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赵万里辑本。后被指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猜您喜欢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句
唐·李嘉祐
巴峡猿声催客泪,铜梁山翠入江楼。千峰鸟路含梅雨,五月蝉声送麦秋。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游仙诗六首(其一)
清·冯班
龙伯无人钓饵闲,黄金双阙自斑斓。燕昭老去秦皇死,可惜蓬莱在脚间。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