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柳
枝
(
其
八
)
故
国
年
芳
换
绿
尘
,
楼
台
多
是
别
家
春
。
狂
花
一
阵
过
无
影
,
乱
入
宫
城
不
避
人
。
写景
春景
咏物
柳树
宫怨
情感
思乡
写花
狂花
城市
宫城
译文
白话译文:故国的春天已经过去,现在满眼都是绿色的尘土。许多楼台都是其他人家所拥有的春色。
白话译文:狂野的花朵一阵风过之后无影无踪,却也胡乱地进入宫城中,不躲避行人。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天变迁的景象,以故国为背景,暗示了时光流转和人事更迭。"年芳换绿尘",形象地表达了季节变换,绿色的生机代替了往昔的繁华,如同尘埃般落定。"楼台多是别家春"进一步强调了物是人非,曾经的楼台此刻已属于他人,各自拥有不同的春天故事。"狂花一阵过无影",诗人以"狂花"比喻短暂而热烈的情感或事物,它犹如狂风中的花朵,瞬间绽放又消失无踪,留下的是淡淡的遗憾和回味。"乱入宫城不避人"则借宫城之景,寓言世事如梦,人事纷扰,即使是宫墙内的世界,也未能逃脱变迁的命运,不避讳外界的窥探。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抒发了对故国衰败、人事沧桑的感慨,以及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人生哲理。郑文焯作为清朝词人,其作品常带有浓厚的时代气息和个人情感,这首《杨柳枝》也不例外。
郑文焯
364首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猜您喜欢
宫怨
唐·司马扎
柳色参差掩画楼,晓莺啼送满宫愁。年年花落无人见,空逐春泉出御沟。
望江南/忆江南
宋·欧阳修
江南蝶,斜日一双双。身似何郎全傅粉,心如韩寿爱偷香。天赋与轻狂。微雨后,薄翅腻烟光。才伴游蜂来小院,又随飞絮过东墙。长是为花忙。
宫词一百七首(其十一)
明·宁献王
宫花著雨渐应稀,柳絮因风不肯飞。恰似太真春睡重,玉容娇惰不胜衣。
秋日集汝申使君喜雨作时潘生对奕久之
明·胡应麟
淅沥寒声绕画墙,高梧飞叶半银床。珠帘乍卷三秋色,玉局徐生五夜凉。南国蕙兰应被野,西郊禾黍渐登场。酣歌不是耽行乐,二顷城头有汶阳。
鹧鸪天(其十一)祝良显家牡丹一本百朵
宋·辛弃疾
占断雕栏只一株。春风费尽几工夫。天香夜染衣犹湿,国色朝酣酒未苏。娇欲语,巧相扶。不妨老干自扶疏。恰如翠幕高堂上,来看红衫百子图。
梅花落
明·蒋山卿
才见梅花发,飘零树又空。萧萧愁对雪,片片恨因风。塞外春应少,闺中信未通。谁家吹玉笛,明月满帘栊。
新柳(其二)
清·郑世元
客舍心情费忖量,江干一曲女儿箱。羡他绝不关闲事,几个渔舟弄夕阳。
寒意
清·缪烜
庭菊初齐瓣,山枫正媚枝。晓衾寒欲动,独客最先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