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
写景
抒情
秋天
地点
赞美
修仙哲理
养生
古风

译文

我因为游览远方的山水和四处寻觅美丽的风景,而贪恋旅途的乐趣,直到天色渐暗才回到衲庵,感到十分惊讶。
秋天的西风猛烈地扫过落叶,使得大地一片萧瑟。夜晚,野火在空旷的地方燃烧,清晨的时候仍显得明亮。
我身上的尘事并未因为日子的推移而减轻,深感压力依然在。不过我想象自己并不只限于身处在世俗,还能体验仙家的超脱境界,就像那著名的青城山一样。
借由夜晚充足的睡眠来满足身体的休息,整夜都没有梦到烦恼的事。由于服食了黄精,我的身体变得轻盈起来。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董嗣杲在游历蛇岗岭庵时的所见所感。首句"游历贪行入暮惊",写出了诗人游兴浓厚,不知不觉已至傍晚,不禁为时光匆匆而惊讶。接下来的"蛇岗岭北衲庵清",点出地点,庵宇坐落在蛇岗岭北,环境清幽宁静。"西风扫叶秋初劲",通过西风劲吹落叶的景象,渲染出秋季的萧瑟与深沉,显示出季节的转换和自然的力量。"野火烧空晓尚明",进一步描绘夜晚野外篝火燃烧,火光映照天际的情景,虽是夜晚,但明亮如昼,展现出一种别样的壮丽。"尘役未能抛白日",诗人感叹世俗事务繁重,难以摆脱日常劳碌,表达了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仙家不独有青城",则借青城山的仙家传说,暗示自己对超脱尘世、寻求内心的宁静有所憧憬。最后两句"借眠熟睡全无梦,服了黄精体自轻",诗人描述在庵中安眠,没有纷扰梦境,身心仿佛因服用黄精(一种药草)而感到轻松自在,流露出对这种隐逸生活的深深喜爱和追求。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游历过程中的景色与心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超脱的向往,以及对尘世生活的反思。

猜您喜欢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送大巡吴公赴江西
明·尹台
银鞍骢马紫缨垂,赋别还同把玉卮。法从今朝辞日驭,使华若处驻霜麾。西江天净鱼龙水,南浦风凋鸟鹊枝。此去阳君随绣斧,应知白屋少颦眉。
西雨轩
明·袁华
拄笏朝看爽气生,捲帘晚见湿云横。漏天未补娲皇石,噀酒俄倾蜀客觥。阊阖风来先拂奥,桑榆日薄又开晴。载歌暮捲西山雨,始信王郎负盛名。
游卧龙庵
明·胡居仁
庐山奇秀甲天下,我今来作庐山游。卧龙庵里驻孤迹,前贤遗教空追求。峰头瀑布泻飞练,涧里寒潭六月秋。释子不识吾儒趣,且言二教元无异。道一缘何教有三,何独儒家能治世。长吟抱膝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