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
阴
坐
清
足
轩
云
过
秋
天
乱
擘
絮
,
风
透
秋
窗
遗
剪
刀
。
客
衣
难
禁
如
此
候
,
离
家
失
侣
徒
呼
号
。
肌
骨
癯
然
病
易
入
,
况
复
加
以
思
虑
劳
。
行
来
行
往
失
神
隽
,
蛰
此
何
殊
悬
壁
猱
。
莎
底
促
织
声
更
苦
,
唧
唧
唧
唧
声
转
高
。
阑
槛
谩
尔
寄
清
足
,
石
阶
半
落
埋
蓬
蒿
。
无
人
洗
竹
起
荒
翳
,
脆
竿
蠹
叶
缠
薜
荔
。
繁
阴
不
密
绝
午
梦
,
安
得
清
风
袭
襟
袂
。
摧
残
其
来
亦
已
久
,
心
欲
扶
植
茫
无
计
。
钩
帘
痴
坐
空
搔
首
,
直
睨
秋
云
割
新
霁
。
云
捲
云
舒
天
自
空
,
风
生
风
止
窗
且
闭
。
未
暇
冥
搜
清
足
吟
,
邻
园
老
鹤
传
孤
唳
。
秋天写景抒情
思乡之情
动物
促织
咏物
节候
译文
乌云掠过秋天的天空,如同扯开的棉絮,秋风透过秋日的窗子,留下了剪刀般的痕迹。
客人的衣物难以抵挡这样的气候,离家失伴,只能呼号。
身体瘦弱的人容易生病,更何况加上思虑过多的劳累。
来来往往地行走,失去了神采,这情况与挂在壁上的猿猴何异。
地下传来的秋虫鸣声更添苦楚,唧唧的声音逐渐升高。
栏杆里清幽的景色随便欣赏,石阶上长满的蓬草和蒿草掩盖了它原本的样子。
没有人来修剪竹林,让它长出遮蔽视线的杂草,竹竿上和薜荔上缠绕着蛀虫。
繁密的树荫不能遮挡正午的阳光,如何才能得到一阵清风拂过衣襟呢?
这样的摧残已经很久了,心中想要扶植却毫无办法。
卷起帘子痴痴地坐着,空自搔头,直直地看着秋天的云彩散去,露出新的晴朗。
云卷云舒,天空自然明朗;风生风止,窗子也该关上。
没有时间仔细寻找清幽的景色来吟咏,只有邻园的老鹤传来孤独的鸣叫。
赏析
这首宋诗《午阴坐清足轩》是董嗣杲所作,描绘了秋天午后在轩中独坐的情景。诗人以云过、风透、秋窗为背景,展现了季节变换带来的凉意和孤独感。"擘絮"和"剪刀"的比喻,形象地刻画出秋风的凌厉,使客衣难以抵挡,诗人不禁感叹离家失伴的凄凉。身体瘦弱,加上忧虑,使得诗人神情恍惚,如同壁挂的猿猴般无助。接着,诗人通过莎草丛中的促织声,进一步渲染了寂寞与凄苦,声音由低转高,增添了悲凉气氛。他抱怨无人打理竹子,任其荒废,环境杂乱。午后的阴凉未能带来宁静,反而打断了他的午梦,渴望清风拂面的愿望无法实现。诗中表达了诗人对环境衰败的无奈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以及内心的孤独和无力改变现状的愁绪。最后,诗人只能痴坐凝视秋云,期待云卷云舒后能带来一丝慰藉。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简洁,展现了宋人对生活细节的细腻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