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意
三
章
(
其
三
)
蠢
蠢
八
育
蚕
,
飒
飒
二
叶
桑
。
桑
飞
蚕
亦
老
,
妇
女
丝
在
箱
。
天
寒
响
机
杼
,
岁
暮
供
衣
裳
。
物
晚
终
有
成
,
远
为
君
子
将
。
但
愿
君
子
心
,
迟
莫
毋
相
忘
。
抒情
情感
季节
冬天
动物
蚕
思乡
思念
译文
蚕儿们蠢蠢欲动,纷纷爬上新发的两片桑叶。
桑叶飞旋,蚕儿也日渐老去,妇女们将丝绸存入箱中。
天气渐寒,响起了织布机的声音,为了年底能做好衣裳。
万物虽晚,但终究会完成,这些丝绸将被赠予君子。
只希望君子不要忘记我的心意,迟些也无妨。
赏析
这首元代张仲深的《古意三章(其三)》描绘了古代农村生活的场景。诗中通过“蠢蠢八育蚕”和“飒飒二叶桑”的生动描绘,展现了养蚕人家的辛勤劳作,蚕儿蠕动和桑叶沙沙声交织出农事的节奏。接着,“桑飞蚕亦老”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妇女们忙碌地将蚕丝整理入箱,准备织布。“天寒响机杼”描绘了冬日里寒冷的天气里,妇女们依然坚守在织布机前,为家人制作衣物的情景。诗人以“岁暮供衣裳”表达了对家庭温饱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对季节更迭的感慨。最后两句“物晚终有成,远为君子将”,寓意无论多艰难,只要坚持努力,终会有收获,这些衣物将远寄给远方的君子,表达对亲人的思念与牵挂。整首诗以朴实的语言,表达了对农耕生活的敬意和对亲人的深情,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韧与温情。
张仲深
274首
生卒年均,约元惠宗至元中前后在世。生平事迹。著有子渊诗集六卷,《四库总目》多与遒贤、杨维桢、张雨、危素、袁华、周焕文、韩性、乌本良斯道兄弟倡和之作。古诗冲澹,颇具陶韦风格
猜您喜欢
满朝欢
宋·柳永
花隔铜壶,露晞金掌,都门十二清晓。帝里风光烂漫,偏爱春杪。烟轻昼永,引莺啭上林,鱼游灵沼。巷陌乍晴,香尘染惹,垂杨芳草。因念秦楼彩凤,楚观朝云,往昔曾迷歌笑。别来岁久,偶.....
陪姚使君题惠上人房
唐·孟浩然
带雪梅初煖,含烟柳尚青。来窥童子偈,得听法王经。会理知无我,观空厌有形。迷心应觉悟,客思未遑宁。
咏怀(其十四)
明末清初·屈大均
萋萋女贞木,变化何葳蕤。含此少阴精,隆冬叶不萎。夫何一佳人,怀忠适见疑。神灵附太山,攀条吟以悲。天边有匏瓜,流光照我姿。笃志慕陶婴,苟合非所期。百川自东逝,北辰无转移。
虎丘临眺和朱侍御(其二)
明·严嵩
翠岭晴烟锁鹫峰,玉泉阴洞隐龙宫。高攀双树青冥上,俯瞰三吴宿雾中。沙浦断云低度鸟,石林修竹静吟风。禅房水石佳游在,尘世沧桑浩劫空。
怀净土诗(其七)
元末明初·梵琦
莲宫只在舍西头,易往无人著意修。三圣共成悲愿海,一身孤倚夕阳楼。秋阶易落梧桐叶,夜壑难藏舴艋舟。幸有玉池凫雁在,相呼相唤去来休。
国风·邶风·柏舟
先秦·诗经
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隐忧。微我无酒,以敖以游。我心匪鉴,不可以茹。亦有兄弟,不可以据。薄言往愬,逢彼之怒。我心匪石,不可转也。我心匪席,不可卷也。威仪棣棣,.....
子初全溪作
唐·李商隐
全溪不可到,况复尽馀醅。汉苑生春水,昆池换劫灰。战蒲知雁唼,皱月觉鱼来。清兴恭闻命,言诗未敢回。
德州舟中遇李户部两山北上别后却寄二首(其二)
明·于慎行
君登兰省去,予汎镜湖归。两桨还相背,双星竟不违。心期鸥作侣,生事薜为衣。只有空山梦,愁时少雁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