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
莲
社
图
远
师
东
林
白
莲
社
,
世
上
丹
青
好
传
写
。
爱
陶
醉
汉
招
不
来
,
送
陆
道
士
大
笑
回
。
千
年
此
意
画
得
么
,
俗
工
凡
笔
何
尘
埃
。
涪
州
逐
客
无
聊
赖
,
买
酒
过
溪
讥
破
戒
。
诗
人
口
业
不
自
持
,
袖
手
默
坐
君
应
知
,
生
天
成
佛
佛
是
谁
。
山水田园
写意抒情
写画
怀古哲理
送别情感
译文
远望师傅所在的东林白莲社,世上的画家们喜欢将此景描绘下来。
尽管十分爱慕那令人陶醉的汉朝景象,却无法招来(使其呈现于眼前),只能看着陆道士(或许是一位道家修行者)带着笑意离去。
这样的意境千年以来是否能用画笔描绘出来呢?那些庸俗的工匠和凡尘的画笔恐怕只会带来尘埃和玷污。
涪州的一位过客感到无聊至极,于是买酒过溪,嘲笑自己破戒了。
诗人的言辞已经无法控制,只能袖手旁观,默默坐着,你应该知道(在这世间)生天成佛的佛是谁。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善珍所作的《题莲社图》,诗人以莲社为题材,表达了对高洁精神的追求和对世俗艺术的评价。首句“远师东林白莲社”表明诗人仰慕东林寺的白莲社,暗示了对出世隐逸生活的向往。接着,“世上丹青好传写”赞美了绘画技艺,但又指出世俗画家难以捕捉莲社那种超凡脱俗的意境。“爱陶醉汉招不来,送陆道士大笑回”两句通过描绘对世俗之人无法理解莲社之人的场景,进一步强调了莲社的清高与超然。诗人质疑,即使千年之后,这种高尚的精神是否能被画笔传达出来,而一般的画工只能描绘出尘世的污垢。“涪州逐客无聊赖,买酒过溪讥破戒”则转向了诗人自身的境遇,作为被贬谪的僧人,生活闲散,借酒浇愁,对那些违背戒律的行为进行讽刺。最后两句“诗人口业不自持,袖手默坐君应知,生天成佛佛是谁”,诗人感叹自己虽有诗才,却难以保持内心的清净,对于成佛之道,他也在质疑真正的佛性究竟是什么。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莲社图,寓言式的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人格的追求以及对世俗纷扰的批判,体现了禅宗诗的深刻内省和超脱。
猜您喜欢
写心精舍作
清·爱新觉罗·弘历
丛樾建萧寺,精舍构其侧。名寺曰永佑,写心舍之额。一时此徘徊,千秋志恩泽。流水与行云,夫何有无迹。
河如带
明·陶安
虎有爪,雕有翼。爪擒猛兽威愈张,翼奋高云身起疾。自从轵道释降王,火旗龙马趋咸阳。丞相淮阴文武并,良平片舌摧彊梁。开国功臣定王霸,捲除虐网民归化。壶关仁义决雌雄,马上安能得.....
旅獒图
宋·许月卿
戒獒式燕紫阳诗,展画如观作训时。我道非唐无此笔,宋人那解析豪厘。
自喜二首(其二)
宋·陆游
身寄人间世,心常古镜如。唤醒狂蝶梦,扫尽老狐书。年出乡闾右,贫过仕宦初。村村是桃李,岂独爱吾庐。
方岩山有仙人田项宜父家其下于屋之西偏筑亭疏沼杂莳花木为娱奉寿母之地即以名之自著怀仙杂咏百有一首名胜留题亦多未免皆泥乎神仙之说来徵余吟余谓神仙之事深言之则似诞今诸贤所赋无复馀蕴使余更下注脚不愈诞乎且人生一世苟能超然达观惟适之安斯人中之仙已岂必十洲三岛间之谓哉因即此意赋十章(其十)
宋·戴炳
阡陌纵横尚宛然,知他耕耨是何年。果然绝粒轻能举,底事仙人亦有田。
秋日偕任徵君东涧集龙门桥归汎江口看山之作
清·戴亨
西郭乘流出市阛,龙门桥畔听潺湲。修篁尊酒方延赏,迟日扁舟未拟还。烟树苍茫胥口渡,云峰突兀润州山。不缘官署身拘限,长共浮鸥野外閒。
同段德光夜酌
明·康海
白日西南驰,人生直如寄。芳林春风发,百物畅以萃。君心谐金石,良晤成斯醉。于焉弥欢洽,倏忽老将至。孔蹠今安存,何须辨真伪。
九日块坐无聊越州使君季野舍人见过敝庐会方回承议亦至因游章公山林登览甚适越州置酒暮夜乃归作诗一首
宋·程俱
独坐正搔首,华轩款柴荆。念兹节物佳,及此久雨晴。驾言共幽讨,一放远目明。森苍蛾眉山,上有百尺亭。遥岑出西南,杳蔼川原平。城中十万家,烟云隐飞甍。凉秋得遐观,始觉天地清。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