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
翰
林
周
学
士
寿
昌
长
沙
学
士
才
名
羡
,
澄
湘
台
下
初
相
见
。
当
时
鼓
角
翻
江
波
,
取
别
匆
匆
若
飞
电
。
七
年
卧
病
黄
鹄
矶
,
即
君
留
滞
周
南
时
。
汉
口
霜
凫
冻
冲
网
,
有
酒
相
呼
斛
酌
之
。
我
年
未
壮
君
已
艾
,
众
中
许
我
倾
流
辈
。
鹦
鹉
洲
前
狂
笑
来
,
祢
衡
惊
起
仍
相
怪
。
古
来
盛
名
多
零
丁
,
看
君
早
入
承
明
庭
。
浮
云
富
贵
长
过
眼
,
三
台
跂
足
如
蓬
瀛
。
嗟
余
抱
玉
求
高
价
,
白
须
趋
走
都
堂
下
。
人
生
得
失
苦
相
欺
,
与
君
同
被
时
人
嗤
。
一
回
相
逢
一
回
老
,
惟
有
诗
思
如
婴
儿
。
郭
侯
知
君
复
知
我
,
酒
边
论
君
每
移
坐
。
为
言
年
少
妒
风
流
,
高
堂
挟
瑟
双
倭
鬌
。
即
今
老
去
看
文
君
,
丝
竹
余
音
不
忍
闻
。
颇
忆
东
山
谢
安
石
,
远
愁
西
第
沈
休
文
。
南
洼
明
月
清
光
绝
,
古
往
今
来
圆
又
缺
。
且
应
击
缶
对
高
吟
,
莫
遣
当
窗
照
华
发
。
彰
门
晓
树
映
宫
楼
,
冠
盖
憧
憧
车
马
流
。
持
戟
同
僚
揖
王
董
,
登
车
新
雨
论
黄
周
。
元
亭
寂
寞
秋
苔
绿
,
季
主
逡
巡
不
能
卜
。
西
风
落
叶
闭
重
门
,
悄
然
坐
梦
深
岩
屋
。
余
亦
长
歌
归
故
关
,
白
云
幽
涧
水
潺
潺
。
他
年
乘
兴
一
相
见
,
分
作
淮
南
大
小
山
。
怀旧友人
写景抒情
山水田园
秋日时光
赞颂人物
怀古
赞美才情
励志进取
译文
在长沙的学士才情令人羡慕,初次在澄湘台相遇。
当时战鼓声震江面,我们匆匆告别,如同闪电般迅速。
我在黄鹄矶卧病七年,那时你还在周南停留。
汉口的白霜覆盖了水鸟,有酒时我们互相呼唤,用大杯畅饮。
我年纪尚轻,你却已年老,但你在众人中仍让我倾倒。
你像祢衡一样在鹦鹉洲前狂笑而来,让我感到惊讶。
古来名士的盛名常常凋零,但我希望你能早入朝中为官。
视富贵如浮云般短暂,一心只求三台之高远如蓬莱仙境。
我希望自己能像持玉者一样得到高价,却只能白发苍苍地在都堂下奔走。
人生得失总是让人感到痛苦,你和我都被世人嘲笑。
每一次相逢我们都变老了一些,只有诗思仍然像婴儿般纯真。
郭侯了解你,也了解我,我们在酒边畅谈时你常常改变座位来和我相向而坐。
世人都嫉妒我们的年少风流,你在高堂上演奏双倭鬌(一种乐器)。
现在我们老去,听闻文君的故事也感到不忍。
我常常想起东山的谢安石,还有西第的沈休文(古代名士)。
南方的明月清光无比美丽,自古以来总是圆了又缺。
我们应该击缶高歌,不要让窗前的月光照见我们的白发。
在彰门晓光中树影映衬着宫楼,车马人流熙熙攘攘。
我和持戟的同僚们向王董致意,和新雨中登车的黄周讨论学问。
元亭寂寞秋苔绿,季主也无法预测未来。
西风落叶关上重门,我静静地坐在梦中回到深岩屋中。
我也将长歌归去到故乡的山水间,那里有白云和幽涧潺潺的水声。
期待将来我们再次乘兴相见的那一天,那时我们就像淮南的大小山一样紧密相连。
赏析
这首诗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的文学家王闿运赠给翰林周学士寿昌的作品,表达了对周学士才华的赞赏以及两人深厚的友情。诗中通过描绘初次相见的热烈场景,以及后来的分别和重逢,展现了他们之间跨越时间的友谊。诗人感叹周学士的早年成就,将他比作古人如祢衡般风流倜傥,同时也感慨自己仕途的起伏和时光的流逝。诗中提到“汉口霜凫”、“鹦鹉洲前”等意象,富有地域特色,增添了历史感。诗人以“人生得失苦相欺”表达世事无常,而“一回相逢一回老”则揭示了岁月无情。最后,诗人以“白云幽涧”、“乘兴相见”寄寓对未来的期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流畅,既有对学士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的感慨,体现了王闿运深厚的艺术功底和独特的人生观。
王闿运
112首
文学家。又字壬父,世称湘绮先生。曾任肃顺家庭教师,后入曾国藩幕府。1880年入川,主持成都尊经书院。后主讲于长沙思贤讲舍、衡州船山书院、南昌高等学堂。授翰林院检讨,加侍读衔。辛亥革命后任清史馆馆长。著有《湘绮楼诗集、文集、日记》等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