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
安
重
下
第
未
得
看
花
入
禁
林
,
桥
门
深
处
曳
青
衿
。
九
重
已
放
依
亲
诏
,
半
幅
聊
题
惜
别
吟
。
家
在
壶
山
烟
树
底
,
路
归
宁
海
水
云
浔
。
多
情
惟
有
溪
头
月
,
长
照
刘
蕡
爱
国
心
。
抒情
读书
惜时
思乡
山水
译文
还未曾有机会进入禁林赏花,只能远远地看到桥门深处有学子穿着青色的儒服。
皇上的诏书已经下达,允许我依亲,我半带着惜别之情写下了一首诗。
我的家在壶山那烟树环绕的地方,我将要回到宁海那水云交织的地方。
只有溪头那多情的明月,长久地照耀着刘蕡那颗爱国的心。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落第士子丘安重的复杂心情与对国家的深情。首联“未得看花入禁林,桥门深处曳青衿”以“未得看花”暗喻未能实现科举功名的愿望,身处桥门深处的学子形象,既显其志向高远,又透露出些许失落与无奈。颔联“九重已放依亲诏,半幅聊题惜别吟”中,“九重”象征朝廷,通过“依亲诏”的发放,表达了对亲人团聚的渴望,而“半幅聊题惜别吟”则流露出对离别的不舍与对友情的珍视。颈联“家在壶山烟树底,路归宁海水云浔”描绘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与对未来的憧憬,壶山与宁海的自然景色,既是现实中的家园,也是心灵的归宿。尾联“多情惟有溪头月,长照刘蕡爱国心”以“溪头月”象征诗人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即使在逆境中,这份情感也如同明月般永恒不变,照亮前行的道路。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景物描写,展现了落第士子对理想与现实的矛盾、对亲情与友情的珍惜、以及对国家深沉的爱,情感真挚,寓意深远。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夜赋
宋·陆游
八十衰翁久挂冠,今年无酒敌春寒。乱云入户雨方急,断雁叫群灯未残。蠹简幸存随意读,蜗庐虽小著身宽。支离自笑心犹壮,忧国忧家虑万端。
鹧鸪天(其七)送廓之秋试
宋·辛弃疾
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
悯农二首(其二)
唐·李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自勉
宋·陆游
曩岁读隐书,妄意慕陶葛。芝房及乳石,日夜躬采掇。飞举固未能,死籍或可脱。那知事大谬,发齿将秃豁。神仙岂弃汝,正坐自迂阔。馀年尚努力,勿待烛见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八月十五夜月二首(其二)
唐·杜甫
稍下巫山峡,犹衔白帝城。气沈全浦暗,轮仄半楼明。刁斗皆催晓,蟾蜍且自倾。张弓倚残魄,不独汉家营。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