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景
夏日
宇宙哲理
抒情
自然景物

译文

译文:晴朗的天空显得格外碧蓝,广阔无垠,洁净无尘。
译文:突然间,一切如同轮转合为一体,珍珠般的光辉弥漫并照亮四周。
译文:远方的景色在丹青的色彩中显得朦胧而遥远,参差不齐的景象如同展开的图画。
译文:高耸的山峦叠嶂,缥缈的楼台隐约可见。
译文:花开花落似乎在华美的车盖之上停留,鸾鸟与白鹤在蓬莱仙境翱翔。
译文:虞舜的宫廷中传来远方的和歌之声,王母娘娘的香车缓缓归来。
译文:舒展的苍梧野地,与南山边缘的茂盛草木相接。
译文:凤凰展翅飞翔,口中衔着五色的宝物,随从的龙在九天的泽国中游走。
译文:氤氲的气体升腾弥漫,整个宇宙是多么的辽阔恢宏。
译文: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拐杖就可以行走,古今往来都是如此。
译文:片刻间的变化万千,就像蜉蝣一样经历万劫成灰。
译文:在广大的宇宙中度过一生,尧舜等古代圣君又能留下什么呢?
译文:看着这些无心的景物,我不由得举杯畅饮。
译文:闲暇之情寄托于遥远的星汉之间,我独自行歌徘徊。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夏日云景的壮丽与变幻,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将云的形态、色彩、动态以及其所引发的情感变化一一展现。诗中运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如“珠光”、“丹青”、“巃嵷屼层巘”、“花葩”、“鸾鹤”、“苍梧野”、“南山隈”、“翔凤”、“从龙”等,不仅展现了云的美丽,也融入了神话传说的元素,增添了诗的浪漫色彩。诗的开头“晴空澹虚碧,寥廓净氛埃”,描绘了一幅天空清澈、云淡风轻的画面,为整首诗奠定了宁静高远的基调。接下来,“倏忽弥轮合,珠光漫昭回”两句,通过“倏忽”二字,表现了云的快速变化,而“珠光”则描绘了云彩在阳光照耀下的璀璨光芒,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杳霭丹青迥,参差图画开”两句,进一步描绘了云的形状和色彩,仿佛是一幅展开的画卷,充满了艺术感。接着,“巃嵷屼层巘,缥缈叠楼台”两句,将云与山、楼台相联系,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花葩驻华盖,鸾鹤翥蓬莱”两句,通过“花葩”、“鸾鹤”、“蓬莱”等意象,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同时也暗示了云中的仙境。接下来,“虞廷和歌远,王母香车回”两句,引用古代神话故事,增加了诗的历史文化底蕴。“舒捲苍梧野,荟蔚南山隈”两句,继续描绘云的广阔与深远,同时“苍梧野”、“南山隈”等地理名词的使用,使得画面更加立体。最后,“翔凤衔五色,从龙泽九垓”两句,通过“翔凤”、“从龙”等神话元素,再次强调了云的神秘与壮观。整首诗在描绘云景的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之情,以及对宇宙广阔、时间永恒的感慨。诗中既有对自然美的直接描绘,也有对历史文化的间接引用,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猜您喜欢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唐·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空有羡鱼情。
赋得古原草送别
唐·白居易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又送王孙去,萋萋满别情。
将进酒
唐·李白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尊空对月。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小池
宋·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卜算子(其四)齿落
宋·辛弃疾
刚者不坚牢,柔者难摧挫。不信张开口角看,舌在牙先堕。已阙两边厢,又豁中间个。说与儿曹莫笑翁,狗窦从君过。
虞美人·有美堂赠述古
宋·苏轼
湖山信是东南美,一望弥千里。使君能得几回来?便使樽前醉倒更徘徊。沙河塘里灯初上,水调谁家唱?夜阑风静欲归时,惟有一江明月碧琉璃。
南乡子·时移守密州
宋·苏轼
东武望余杭,云海天涯两渺茫。何日功成名遂了,还乡,醉笑陪公三万场。不用诉离觞,痛饮从来别有肠。今夜送归灯火冷,河塘,堕泪羊公却姓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