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
君
山
此
日
快
登
临
,
梅
花
半
雨
侵
。
草
含
深
浅
绿
,
人
唱
短
长
吟
。
事
业
有
兴
废
,
涛
声
无
古
今
。
中
流
谁
击
楫
,
慷
慨
泪
沾
襟
。
写景
地点
君山
抒情
怀古
写山
情感
泪沾襟
怀乡情感
咏物
梅花
秋景
译文
今日登高望远真畅快,梅花在细雨中半隐半现。
绿草深深浅浅覆盖大地,人们唱着高低长短不同的歌曲。
事业都有兴衰,海浪的声音古今皆然。
在江心划桨前进的是谁?面对汹涌澎湃的江流,忍不住激动地流下了泪水。
赏析
这首诗《登君山》由清代诗人潘俊所作,通过其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登高远眺的壮丽景象与深沉感慨。首联“此日快登临,梅花半雨侵”开篇即点明了诗人登临之日的氛围,春雨轻拂,梅花点缀其间,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略带寂寥的意境。诗人的心情似乎也随着这雨中的梅花一同沉浸在这份自然之美中,透露出一种内心的愉悦与满足。颔联“草含深浅绿,人唱短长吟”进一步展开画面,绿色的草地在诗人眼中呈现出深浅不一的层次感,仿佛是大自然的调色盘。同时,远处传来的人声,或短或长的吟唱,为这静谧的画面增添了几分生动与人文气息,使整个场景更加鲜活。颈联“事业有兴废,涛声无古今”则转而抒发了对人生与历史的深刻思考。诗人将个人的事业起伏与时间的流逝进行对比,指出无论时代如何变迁,唯有自然界的涛声依旧,永恒不变。这一联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蕴含着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反思。尾联“中流谁击楫,慷慨泪沾襟”以一个设问句收尾,引人深思。诗人想象着在江心击楫的壮举,表达了对勇敢、决绝精神的向往与敬佩。同时,“慷慨泪沾襟”一句,既是对前文情感的总结,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真实流露,展现出一种既有豪情壮志,又不乏悲凉与感伤的复杂心境。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刻的哲理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以及历史的独到见解,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是一首富有感染力的作品。
猜您喜欢
钓滩
唐·李白
磨尽石岭墨,浔阳钓赤鱼。霭峰尖似笔,堪画不堪书。
奉赠李八丈判官
唐·杜甫
我丈时英特,宗枝神尧后。珊瑚市则无,騄骥人得有。早年见标格,秀气冲星斗。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顷来树嘉政,皆已传众口。艰难体贵安,冗长吾敢取。区区犹历试,炯炯更持久。讨.....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朱菊山汪眉山会宿萧寺
宋·刘黻
共游溪上寺,因得话诗缘。客鬓添新雪,梅花似去年。疏钟含暮雨,古木带寒烟。后会知难定,分题废夕眠。
冬到金华山观因得故拾遗陈公学堂遗迹
唐·杜甫
涪右众山内,金华紫崔嵬。上有蔚蓝天,垂光抱琼台。系舟接绝壁,杖策穷萦回。四顾俯层巅,澹然川谷开。雪岭日色死,霜鸿有馀哀。焚香玉女跪,雾里仙人来。陈公读书堂,石柱仄青苔。悲.....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