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
兴
四
首
(
其
三
)
休
听
尊
前
懊
恼
歌
,
听
时
愁
绪
越
添
多
。
平
生
事
业
今
如
此
,
后
此
光
阴
更
几
何
。
三
过
玄
都
惟
梦
得
,
重
游
赤
壁
是
东
坡
。
老
怀
容
易
悲
陈
迹
,
不
信
观
棋
有
烂
柯
。
怀古
抒情
秋节
秋日离别
情感
历史追忆
岁月忧愁
伤事哀悼
译文
不要听尊前的懊恼之歌,听了只会增添更多的愁绪。
一生的事业如今已经这样了,以后的日子还能有多少呢?
多次到访玄都观只有梦得(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作留下痕迹,而我再游赤壁时则是东坡(宋代文人苏轼)的名篇流传千古。
老来常常容易感叹过去的事情,不信你看看那些棋局,已经烂柯(烂棋根)了。
赏析
这首诗《秋兴四首(其三)》由明代诗人董纪所作,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历史的回顾,展现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休听尊前懊恼歌”,诗人劝诫自己不要在酒宴上听那些令人忧愁的歌曲,因为听到这些歌曲只会让自己的愁绪更加浓重。接着,“听时愁绪越添多”进一步强调了音乐与情感之间的紧密联系,暗示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绪。“平生事业今如此,后此光阴更几何。”这两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一生事业现状的反思以及对未来岁月的忧虑。他意识到自己过去的努力与成就似乎已成过去,而未来的日子还能有多少值得期待?“三过玄都惟梦得,重游赤壁是东坡。”这里引用了两个典故,一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二是宋代大文豪苏轼的《赤壁赋》。诗人通过这两个故事,表达了对历史人物的追忆与敬仰,同时也暗含着对自己人生轨迹的思考——是否也能像这些历史上的伟大人物一样,在文学或事业上留下不朽的痕迹?最后,“老怀容易悲陈迹,不信观棋有烂柯。”这两句诗以一种深沉的感慨收尾。诗人感叹于岁月的无情,即使在老年时回忆起往昔的点滴,也难免会感到悲伤。同时,他引用了“观棋有烂柯”的典故,这个故事讲述的是一个人观棋时,棋局变化莫测,当他再次回到棋局旁时,发现时间已经过去了很久,连手中的斧头都已腐朽。这不仅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也寓意着世事的无常与变幻。整首诗通过对个人情感、历史记忆和时间流转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思考。
董纪
471首
明字良史,后以字行,更字述夫。洪武(一三六八至一三九八)中任江西按察佥事。善草书。著西郊笑端集。《书史会要、大观录》
猜您喜欢
次韵酬裕斋
明·黄衷
数椽虚拟少城堂,半落寰中半落乡。桑树鸡声邻北垞,苇林渔唱过西场。乾坤漠漠冥心早,今古滔滔寄恨长。采菊东篱堪小约,总随蜂蝶一时忙。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中秋
清·吴山
最爱寒光好处圆,今宵何事转凄然。两宫昔日繁华地,百代清秋水月天。凫雁不关离黍恨,湖山宁受后人怜。聊乘一叶中流放,风露依稀咽管弦。
集孙子长草堂得园字
明·沈鍊
易遇双文玉,难逢一笑言。所嗟人似月,千里共黄昏。酌酒依金谷,题诗拟兔园。深欢不能别,翻觉重销魂。
双声曲寄孟阳(其一)
明·张乔
重阳啼别妾悲秋,迢递秋心寄远愁。天际纸鸢吹断线,回头空忆此风流。
和陈监四郎秋雨中思从弟据
唐·王维
袅袅秋风动,凄凄烟雨繁。声连鳷鹊观,色暗凤凰原。细柳疏高阁,轻槐落洞门。九衢行欲断,万井寂无喧。忽有愁霖唱,更陈多露言。平原思令弟,康乐谢贤昆。逸兴方三接,衰颜强七奔。相.....
江行杂咏(其一)
清·邓汉仪
江州解缆客途长,三日西风逼建康。试问谁人镇姑孰,青山牛渚满斜阳。
九日焦山登高同公渚作寄君适庐山
清末近现代初·陈曾寿
穿上烟萝拾堕樵,连江寒籁起萧萧。已先霜木惊摇落,暂狎风鹰共泬寥。寄远恨无书付雁,浇愁难倚酒盈瓢。断崖何与人间世,溅蚀潮痕永不销。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