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
陵
至
沙
河
与
孔
时
偕
行
晴
泥
初
踏
出
荒
城
,
百
里
山
光
几
送
迎
。
不
问
主
人
先
系
马
,
竹
床
茶
碗
坐
来
清
。
写景
地点
抒情
写山
田园
赞美
写水
写风
地点
沙河
友情
译文
第一句“晴泥初踏出荒城,百里山光几送迎。”翻译成白话文是:在晴朗的日子里,我踏着新泥走出了荒城,四周的山光仿佛在为我送行或迎接。
第二句“不问主人先系马,竹床茶碗坐来清。”翻译成白话文是:我来到这里,没有询问主人就自己把马系在了旁边,然后坐在竹床上,用茶碗喝茶,享受这份清静。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独自踏上旅程,穿越荒野,最终抵达沙河的情景。首句“晴泥初踏出荒城”,以清新之笔勾勒出清晨阳光下,诗人踏入一片荒凉之地的景象,泥土在阳光照耀下显得湿润而新奇。接着,“百里山光几送迎”一句,将旅途中的景色铺展开来,百里的山峦在诗人眼中似乎不断地迎接和送别他,赋予了自然景观以动态的生命感。“不问主人先系马,竹床茶碗坐来清”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闲适与自在。他不拘小节,直接将马匹系于路边,无需打扰他人,便自寻一处竹床,泡上一壶清茶,静静地坐下享受片刻的宁静。这一细节不仅体现了诗人的洒脱与随性,也暗示了他内心的平和与对自然之美的欣赏。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独自行走在自然中的自由与愉悦,以及对简单生活之美的追求,充满了诗意与哲思。
猜您喜欢
登报国寺阁(其一)
明·严嵩
毗庐阁望尽京华,楼阁参差云雾遮。雨雪高城催岁暮,音书故国渺天涯。
寄余德甫
明·欧大任
十载弹冠答圣朝,短衣今自傍渔樵。诗名不借青云大,交态谁疑白眼骄。病免风尘犹澒洞,居閒宾客未萧条。匡山只隔南禺路,醉把梅花上铁桥。
送韩湘赴江西从事
唐·姚合
年少登科客,从军诏命新。行装有兵器,祖席尽诗人。细雨湘城暮,微风楚水春。浔阳应足雁,梦泽岂无尘。猿叫来山顶,潮痕在树身。从容多暇日,佳句寄须频。
卜算子·自京口还钱塘道中寄述古太守
宋·苏轼
蜀客到江南,长忆吴山好。吴蜀风流自古同,归去应须早。还与去年人,共藉西湖草。莫惜尊前仔细看,应是容颜老。
题程世洪栖云楼
明·孙一元
楼上閒云万顷漫,爱云长日倚阑干。岩花半落岚光重,木叶乱鸣江雨寒。野老自甘泉石味,儿童时进蕨薇盘。閒来更觉青山好,湘簟疏帘静里看。
醒园茶楼联
清·吴恭亨
忍独为醒;有如此园。
赠相士蜀张二诗(其一)
宋·陈造
博古亦多艺,相形仍论心。司南辅名教,左契指升沈。好语空千纸,行囊未一簪。乡关剑阁外,雁足谩归音。
赠人二首(其二)
唐·王建
多在蓬莱少在家,越绯衫上有红霞。朝回不向诸馀处,骑马城西检校花。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