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
史
司
直
韵
五
首
(
其
一
)
南
方
一
佛
放
圆
光
,
散
作
阎
浮
薝
卜
香
。
便
把
此
花
为
赞
祝
,
更
将
何
物
献
休
祥
。
建
中
圣
主
平
平
荡
,
锡
福
明
王
简
简
穰
。
共
喜
太
平
今
有
象
,
新
年
好
上
万
年
觞
。
咏物
写花
抒情
节日
新年
赞美
赞美太平
译文
南方有尊佛正放光,这光芒四射散开去,薝卜的香气也随之弥漫。
为了表达赞美和祝福,人们将这花作为献礼,却不知道还能用什么来献给这吉祥的征兆。
国家的建设中有圣明的君主,使得国家安定繁荣。明王赐福,简朴而丰饶。
大家都高兴地认为现在是个太平的年代,新的一年里,我们举杯共庆万寿无疆。
赏析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吴潜的作品,名为《和史司直韵五首(其一)》。诗中通过对佛光与香花的描绘,表达了对国泰民安、君主圣明的祝愿。"南方一佛放圆光,散作阎浮薝卜香。" 这两句开篇即设定了一种超凡脱俗的意境,一尊佛像在南方放射出柔和而强大的光芒,这道光化作了花朵般的香气,充满了整个空间。这不仅是对佛法力量的赞美,也象征着一种普遍的恩泽与清净。"便把此花为赞祝,更将何物献休祥。" 诗人以这神圣的光芒和香气来进行祝福,寻求更高层次的礼物,以祈求更多的吉祥如意。这两句流露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希望通过这些美好带来更加美好的愿景。"建中圣主平平荡,锡福明王简简穰。" 这里的“建中”指的是唐代的一个年号,表达了对当时皇帝(圣主)能够广施恩泽、国泰民安的赞扬。诗人通过对历史的引用来强调现任君主的美德与福祉。"共喜太平今有象,新年好上万年觞。" 最后两句则是表达了对和平盛世的共同喜悦,以及希望这种太平景象能够延续至未来每一个新年,每一刻都充满幸福与庆祝。整首诗通过佛教意象、历史引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祈愿,展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宁和个人福祉的深切期望。
吴潜
514首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您喜欢
对雪
唐·许浑
飞舞北风凉,玉人歌玉堂。帘帷增曙色,珠翠发寒光。柳重絮微湿,梅繁花未香。兹辰贺丰岁,箫鼓宴梁王。
二郎神
宋·柳永
炎光谢。过暮雨、芳尘轻洒。乍露冷风清庭户,爽天如水,玉钩遥挂。应是星娥嗟久阻,叙旧约、飙轮欲驾。极目处、微云暗度,耿耿银河高泻。闲雅。须知此景,古今无价。运巧思、穿针楼上.....
古橘谣
清·卓肇昌
蓬莱宫前合欢树,碧叶金衣凌霄坞。朝餐五色文彩霞,露浥金茎广寒府。六月珠颗红离离,樵者入山持雷斧。仙室窅然幽以深,小苑丛丛石洞古。洞门白犬笑人来,碧落峰前鸡鸣五。抱犊壁间列.....
杂曲歌辞(其一)清平调
唐·李白
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若非群玉山头见,会向瑶台月下逢。
杂曲歌辞·古朗月行
唐·李白
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白云端。仙人垂两足,桂树作团团。白兔捣药成,问言与谁餐。蟾蜍蚀圆影,大明夜已残。羿昔落九乌,天人清且安。阴精此沦惑,去去不足观。忧.....
西江月·题谈月色画梅
清·杨玉衔
根自罗浮移植,居然绿萼仙踪。纤纤十指透香风。颠倒师雄一梦。画石未须十日,消寒恰值初冬。三分春色满琼钟。亏得月明自种。
白梅诗(其一)
清·释敬安
了与人境绝,寒山也自荣。孤烟淡将夕,微月照还明。空际若无影,香中如有情。素心正宜此,聊用慰平生。
题晚翠堂
明·史谨
高堂迢递万松间,郁郁虬枝绕画阑。要与林泉留胜概,不随蒲柳共凋残。云归自锁巢间鹤,竹近常闻月下鸾。尽日涛声来树杪,无边诗思入毫端。花飘金粉香犹湿,叶堕苍髯露未乾。扫径每迟佳.....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