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
乡
子
(
其
二
)
野
景
有
谁
收
。
只
在
苍
鸥
白
鹭
洲
。
风
树
飘
摇
云
树
暗
,
衣
飕
。
目
断
青
天
天
际
头
。
壮
志
世
难
酬
。
丹
桂
红
蕖
又
晚
秋
。
多
少
心
情
多
少
事
,
都
休
。
载
取
江
湖
一
片
愁
。
写景抒情
秋季词
动物
抒情怀旧
景物和心情
译文
谁在收集这野外的景色呢?它只存在于苍鹰和白鹭出没的沙洲。
风吹树摇,云遮树木,周围环境显得昏暗,衣裳被风吹得发出飕飕声响。我的视线尽头,天空笼罩着层层的云雾。
壮志未酬的无奈是人生常有的感受。在这个晚秋的时刻,我看到红色的桂花和白莲花也在秋风中摇曳。
心中有多少情感和事情,都放下吧。这江湖之中,我带着一片深深的忧愁。
赏析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又略带忧郁的情景。"野景有谁收"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大自然美景的独自欣赏,似乎在问这个问题,但更多的是一种感慨。接下来的"只在苍鸥白鹭洲",则描绘出一片宁静的水域之景,只有苍鹊和白鹭栖息其间。诗中的"风树飘摇云树暗,衣飕"几句,营造出一种秋天萧瑟的氛围。风吹动着树木,使得树影在云端显得有些模糊不清,而"衣飕"则可能是指微冷的秋风使人感到凉意。"目断青天天际头"一句,表达了诗人视线所及之处,只剩下天边的苍蓝。这里的"目断"强调了一种境界,即眼前的景色已经看不到了,只能感受到那无垠的天际。紧接着的"壮志世难酬",则流露出诗人内心深处的一种无奈和沉重,他的壮志难以在现实世界中得到满足。"丹桂红蕖又晚秋"则是对时光易逝的一个感慨,丹桂与红蕖都是象征着秋天的植物,它们的再次到来提醒人们时间的流逝。最后两句"多少心情多少事,都休。载取江湖一片愁"表达了诗人对于世间万千心绪和纷争都可以放下,选择带着一份淡淡的忧愁去体验大自然之美。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对于平静与超脱的向往。
吴潜
514首
宁宗嘉定十年(1217)举进士第一,授承事郎,迁江东安抚留守。理宗淳祐十一年(1251)为参知政事,拜右丞相兼枢密使,封崇国公。次年罢相,开庆元年(1259)元兵南侵攻鄂州,被任为左丞相,封庆国公,后改许国公。被贾似道等人排挤,罢相,谪建昌军,徙潮州、循州。与姜夔、吴文英等交往,但词风却更近于辛弃疾。其词多抒发济时忧国的抱负与报国无门的悲愤。格调沉郁,感慨特深。著有《履斋遗集》,词集有《履斋诗余》
猜您喜欢
竹蝶图
元末明初·张宪
落尽春红春梦熟,平沙小苑窗中绿。美人睡起背东风,蛱蝶飞来上修竹。
伏日
明末清初·王夫之
朱火弥清昼,凉宵候久晴。光摇千嶂迥,风定片云轻。老病从欹枕,交游忆耦耕。东方何意绪,割肉傲公卿。
柳枝五首(其一)
唐·李商隐
花房与蜜脾,蜂雄蛱蝶雌。同时不同类,那复更相思。
林下
宋·宋庠
偶作中林适,聊观万化春。蜂巢喧似市,禽舌巧于人。陂溜鸣田尾,藤梢衣树身。乡农时晤语,野意合天真。
醉太平(其二)
清末近现代初·程颂万
罗衣绣纹。帘衣翠痕。去年花底温存。又今年断魂。啼鹃送春。啼莺恨人。梨花燕子重门。剩东风二分。
江边独酌有作
明末清初·屈大均
水鹭看人醉,风花逐客狂。蟹嫌双跪少,鲈爱四腮香。无用惟才笔,多情是酒乡。六旬犹处子,华首胜红妆。
闻鸡
明·张家玉
恼梦初惊月落时,鸡声错听赴朝仪。鹓班散处彤墀晏,记得承恩退食迟。
郭南湖见访却适有出一绝为谢
宋·许棐
一篷风雨偶归迟,见说君来扣我扉。童子困眠梅树下,不曾放得鹤双飞。
纠错
如果您发现诗词的标题、内容、注释、译文或赏析存在任何错误,欢迎随时向我们反馈,帮助我们不断完善内容。我们衷心感谢您的宝贵支持!
去反馈